三、完善的安全設施是安全生產的根本保證
通過近年來,媒體曝光的煤礦事故來看,雖然導致發(fā)生事故的因素很多,安全設施不配套、不完善、硬件跟不上與事故發(fā)生有著必然的聯系。近年來,我礦連續(xù)加大投入力度,煤礦安全設施得到完善和配套,所以筆者所在的煤礦安全生產一直保持著良好的事態(tài),無一起事故發(fā)生,實現了全年安全生產,為了促進職工達到規(guī)范開采,煤礦增加了安全投入,對生產系統(tǒng)的部分設施進行了維護和更新。在原安全獎金發(fā)放的基礎上,新增20萬元擴大安全資金額。煤礦硬件設施投資累計400多萬。礦井的安全監(jiān)測驗監(jiān)系統(tǒng)升級工作,現也基本接近尾聲。對安全加大設施投入的同時,礦井的質量標準化由原來的三級升級至三級,這些,不僅保障礦上職工的安全,也為今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四、強化安全教育是提高安全素質的有效途徑
煤礦事故的發(fā)生,究其原因不外乎安全意識淡薄和安全素質低劣,以及安全設施不完善等??陀^地講,煤礦發(fā)生生產事故存在許多不合理因素。但綜合事故方面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人的不安全行為;二是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而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人的因素造成的。因此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質強化職工的安全意識是減少事故提高安全生產的有效途徑。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制定了安全教育培訓規(guī)劃,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了多步驟、多層次、多形式、多內容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每年組織兩期干部安全生產培訓,有力地增強了礦領導駕馭安全生產和監(jiān)督管理能力。十幾年來,礦上沒有出現一期大的事故,年年被授予安全生產先進單位。深入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努力實現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安全和生產是一個完整的有機主體,二者缺一不可,他們具有內在的嚴密的邏輯性,只有堅持“安全第一”的理念,認真治理隱患,有效防范事故的發(fā)生,才能把“安全第一”到實處。
如果事故發(fā)生后組織搶險救災,依法追究事故責任,深刻吸取教訓,一切都遲了。對于生命來說,每個人只有一次,一旦發(fā)生死亡事故,就不可能再有改變的可能。事故源于隱患。所以防范事故的有效辦法就是主動排查,綜合治理各類事故,把工作做在事故發(fā)生之前,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所以說,綜合是安全的奠基石,是安全生產工作重心所在。貫徹安全生產的方針,必須把預防作為安全生產的主要任務,把工作的重心轉移到治理隱患上來,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把握安全生產工作的主動權,把煤礦安全生產工作作為礦上工作的重中之重,繼續(xù)抓好瓦斯治理,真正解決煤礦安全生產的第一殺手,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必須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在新的形勢下,深入進行以人為本科學管理的理念,堅持標本兼治,采取果斷的措施遏制事故的發(fā)生。同時,努力尋求治本之策。
五、大力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必須把寓教于樂貫徹始終
安全文化的價值趨向,就是通過安全文化建設,使職工在娛樂中得到安全素質提高的目的。
安全文化通過開展各種文娛教育活動,消除煤礦工人世間的心理疲勞,調整職工的心理狀態(tài),使職工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的功效和功能,煤礦生產生活,緊張艱苦甚至單調枯燥是煤礦職業(yè)的特點。安全文化是愉悅職工的心理和生理狀態(tài),使之恢復精力和體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就必須以人為本,充分發(fā)揮安全文化的特殊功效,使職工的身體得到強健,疲勞得到消除、心理得到調節(jié)情感得到凈化。對安全文化的要求,也是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就是要創(chuàng)造能使職工得到身心愉快悅的文化。這做既不能把安全文化等同于安全教育,也不要把安全文化等同于科技知識的教育。無論什么文化活動,都要服務于職工的身心健康,使夠使他們得到有效的休息,正當的娛樂。通過加大投入,拓寬渠道,在礦上營造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為安全生產工作提供堅實的思想保障、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