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條 在航道保護范圍內(nèi)建設臨河、臨湖、臨海建筑物或者構筑物,應當符合該航道通航條件的要求。
航道保護范圍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會同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根據(jù)航道發(fā)展規(guī)劃技術等級和航道保護實際需要劃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公布。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直接管理的航道的航道保護范圍,由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有關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公布。航道保護范圍涉及海域、重要漁業(yè)水域的,還應當分別會同同級海洋主管部門、漁業(yè)行政主管部門劃定。
第二十七條 建設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工程(以下統(tǒng)稱與航道有關的工程),除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國務院規(guī)定進行的防洪、供水等特殊工程外,不得因工程建設降低航道通航條件。
第二十八條 建設與航道有關的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就建設項目對航道通航條件的影響作出評價,并報送有審核權的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者航道管理機構審核,但下列工程除外:
(一)臨河、臨湖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ǘ┎煌ê胶恿魃辖ㄔO的水工程;
?。ㄈ┈F(xiàn)有水工程的水毀修復、除險加固、不涉及通航建筑物和不改變航道原通航條件的更新改造等不影響航道通航條件的工程。
建設單位報送的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材料不符合本法規(guī)定的,可以進行補充或者修改,重新報送審核部門審核。
未進行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或者經(jīng)審核部門審核認為建設項目不符合本法規(guī)定的,負責建設項目審批或者核準的部門不予批準、核準,建設單位不得建設。
第二十九條 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批準、核準的建設項目,以及與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直接管理的航道有關的建設項目的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由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審核;其他建設項目的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按照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guī)定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者航道管理機構審核。
第三十條 航道上相鄰攔河閘壩之間的航道通航水位銜接,應當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通航標準和技術要求。位于航道及其上游支流上的水工程,應當在設計、施工和調(diào)度運行中統(tǒng)籌考慮下游航道設計最低通航水位所需的下泄流量,但水文條件超出實際標準的除外。
保障下游航道通航所需的最小下泄流量以及滿足航道通航條件允許的水位變化的確定,應當征求負責航道管理的部門的意見。
水工程需大幅度減流或者大流量泄水的,應當提前通報負責航道管理的部門和海事管理機構,給船舶避讓留出合理的時間。
第三十一條 與航道有關的工程施工影響航道正常功能的,負責航道管理的部門、海事管理機構應當根據(jù)需要對航標或者航道的位置、走向進行臨時調(diào)整;影響消除后應當及時恢復。所需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但因防洪搶險工程引起調(diào)整的除外。
第三十二條 與航道有關的工程竣工驗收前,建設單位應當及時清除影響航道通航條件的臨時設施及其殘留物。
第三十三條 與航道有關的工程建設活動不得危及航道安全。
與航道有關的工程建設活動損壞航道的,建設單位應當予以修復或者依法賠償。
第三十四條 在通航水域上建設橋梁等建筑物,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和技術要求設置航標等設施,并承擔相應費用。
橋區(qū)水上航標由負責航道管理的部門、海事管理機構負責管理維護。
第三十五條 禁止下列危害航道通航安全的行為:
(一)在航道內(nèi)設置漁具或者水產(chǎn)養(yǎng)殖設施的;
?。ǘ┰诤降篮秃降辣Wo范圍內(nèi)傾倒砂石、泥土、垃圾以及其他廢棄物的;
?。ㄈ┰谕ê浇ㄖ锛捌湟降篮痛罢{(diào)度區(qū)內(nèi)從事貨物裝卸、水上加油、船舶維修、捕魚等,影響通航建筑物正常運行的;
(四)危害航道設施安全的;
?。ㄎ澹┢渌:降劳ê桨踩男袨?。
第三十六條 在河道內(nèi)采砂,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進行。禁止在河道內(nèi)依法劃定的砂石禁采區(qū)采砂、無證采砂、未按批準的范圍和作業(yè)方式采砂等非法采砂行為。
在航道和航道保護范圍內(nèi)采砂,不得損害航道通航條件。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前建設的攔河閘壩造成通航河流斷航,需要恢復通航且具備建設通航建筑物條件的,由發(fā)展改革部門會同水行政主管部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提出恢復通航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決定。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八條 航道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jiān)理單位在航道建設活動中違反本法規(guī)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招標投標和工程建設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處罰。
第三十九條 建設單位未依法報送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材料而開工建設的,由有審核權的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者航道管理機構責令停止建設,限期補辦手續(xù),處三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補辦手續(xù)繼續(xù)建設的,由有審核權的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者航道管理機構責令恢復原狀,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報送的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材料未通過審核,建設單位開工建設的,由有審核權的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者航道管理機構責令停止建設、恢復原狀,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的規(guī)定建成的項目導致航道通航條件嚴重下降的,由前兩款規(guī)定的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者航道管理機構責令限期采取補救措施或者拆除;逾期未采取補救措施或者拆除的,由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者航道管理機構代為采取補救措施或者依法組織拆除,所需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
第四十條 與航道有關的工程的建設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未及時清除影響航道通航條件的臨時設施及其殘留物的,由負責航道管理的部門責令限期清除,處二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仍未清除的,處三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并由負責航道管理的部門依法組織清除,所需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
第四十一條 在通航水域上建設橋梁等建筑物,建設單位未按照規(guī)定設置航標等設施的,由負責航道管理的部門或者海事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負責航道管理的部門責令改正,對單位處五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二千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ㄒ唬┰诤降纼?nèi)設置漁具或者水產(chǎn)養(yǎng)殖設施的;
?。ǘ┰诤降篮秃降辣Wo范圍內(nèi)傾倒砂石、泥土、垃圾以及其他廢棄物的;
?。ㄈ┰谕ê浇ㄖ锛捌湟降篮痛罢{(diào)度區(qū)內(nèi)從事貨物裝卸、水上加油、船舶維修、捕魚等,影響通航建筑物正常運行的;
?。ㄋ模┪:降涝O施安全的;
?。ㄎ澹┢渌:降劳ê桨踩男袨?。
第四十三條 在河道內(nèi)依法劃定的砂石禁采區(qū)采砂、無證采砂、未按批準的范圍和作業(yè)方式采砂等非法采砂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處罰。
違反本法規(guī)定,在航道和航道保護范圍內(nèi)采砂,損害航道通航條件的,由負責航道管理的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扣押或者沒收非法采砂船舶,并處五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四條 違反法律規(guī)定,污染環(huán)境、破壞生態(tài)或者有其他環(huán)境違法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等法律的規(guī)定處罰。
第四十五條 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不依法履行本法規(guī)定的職責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負責航道管理的機構不依法履行本法規(guī)定的職責的,由其上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guī)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七條 進出軍事港口、漁業(yè)港口的專用航道不適用本法。專用航道由專用部門管理。
第四十八條 本法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