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不完全統計,近10年來220kv及以上變壓器事故率逐年降低,1995~1999年每年的事故率都在1%以下,其中500kv變壓器比前5年降低了一倍。1999年500kv變壓器事故率為0.48%,220kv變壓器為0.44%。這樣低的事故率是比較先進的。說明我國的大型變壓器制造質量和運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F僅對近5年來200kv及以上變壓器的幾種事故類型的主要原因及預防措施簡述如下。
一、繞組損壞
1.繞組損壞的主要原因
在大型變壓器事故中,繞組損壞比較多,修復困難,損失大。制造廠設計考慮不周,制作工藝不良是這類事故的主要原因。
?。?)變壓器內部繞組布置設計不當,500kv變壓器采用200kv線端調壓,調壓繞組的引線從繞組的下端部引出,由于引線較多,不僅破壞了200kv繞組下端部布置的靜電板的完整性,而與其相近的200kv繞組中性點間的電位亦為200kv,造成該部位電場的復雜化,使得工藝處理更加困難,形成局部高場強,造成了絕緣結構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留下事故隱患。此外,此部位正處于器身下部進油口附近,油的流速較高,可能發(fā)生油流帶電,同時中低壓繞組間的接地屏接地引線機械破損,可能造成電位懸浮,從而加速了制造缺陷的惡化,形成突發(fā)短路事故。
?。?)引線支架存在制造缺陷支點少,強度不夠,運行中折斷造成突發(fā)性相間及對地短路。變壓器爆燃起火燒損。
(3)內部電屏蔽固定不牢,銅鉑起皺剝離開殼體,又由于低壓側引線銅排全部裸露,引發(fā)放電,從而造成低壓引線銅排發(fā)生三相短路,變壓器燒損。
(4)由于結構設計不當,端部漏磁比較嚴重,增加了繞組和結構中的附加損耗,附加損耗與電阻損耗的比值高達80%,繞組最大分接與額定分接的短路損耗差值也很大,說明由于漏磁造成的損耗太大。另外,由于低壓繞組分成兩個布置在高壓繞組的內外兩側,其二端部正處于高壓繞組的分接區(qū)內,局部安匝不平衡度增加,又由于低壓繞組內外穿越大電流引線,工藝難以保證質量,從而造成繞組燒損事故。
?。?)總裝配工藝粗糙,使繞組匝絕緣受傷,致使在運行中發(fā)生燒損事故。
?。?)換位導線繞包絕緣松散,運行中絕緣膨脹,堵塞冷卻油道,設計墊塊油道為4.5mm,堵塞后平均為2mm,最小只有0.5mm。由于油道堵塞使絕緣嚴重老化、破損,造成匝間短路燒損事故。
(7)進水受潮,使變壓器絕緣下降,導致繞組燒損,進水的途徑較多,如殼體與冷卻系統各連接部位密封不良,水冷卻器銅管漏水,套管端部密封墊片老化,投運前繞組干燥不良,以及檢修中進水等。
?。?)誤操作,帶接地刀閘誤投變壓器,帶電誤合接地刀閘,均造成變壓器出口短路,將變壓器燒損,還有帶負荷誤拉刀閘,造成變壓器繞組變形和匝間短路,僅1998年由于誤操作損壞變壓器就達6臺?次。
?。?)檢修人員不慎將金屬異物掉入油箱內,進入油箱內查找時,使引線距離變化,重新注油時不抽真空,注入的油處理不符標準要求,絕緣強度低,導致低壓引線相間擊穿短路。
2.繞組損壞的主要預防措施
?。?)制造廠應改由500kv變壓器繞組布置結構,避免220kv線端調壓繞組從下端部引出很多引線,增加220kv繞組下端部絕緣布置的困難,防止下端部絕緣得不到完整的布置,發(fā)生局部場強高,形成絕緣結構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適當降低油流速度,防止在高場強下發(fā)生油流帶電。
?。?)在結構上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端部漏磁,降低附加損耗。在繞組布置上要防止由于繞組分接位置不同而造成各繞組間的安匝不平衡。在工藝上要處理好低壓兩個繞組間大電流穿越性引線的絕緣。改善總裝配工藝,防止損傷繞組匝間絕緣。
(3)油箱屏蔽,對于防止油箱局部過熱和減少附加損耗起著重要作用,但裝用的材料必須固定牢靠,還要防止材料尖角對電場的畸變。在箱油內的低壓繞組引線銅排應包扎絕緣,引線銅排的支架和固定應牢固可靠,防止發(fā)生短路接地。
?。?)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換位導線制造質量。對于大容量變壓器低壓繞組采用換位導線時,應充分考慮導線的強度和剛度與短路力的配合,以及導線絕緣膨脹對油道散熱的影響。
?。?)防止水分和空氣進入變壓器,使絕緣性能變劣,降低耐電強度,促使熱老化加劇以及游離電壓的降低。首先要做好各連接部位的密封,密封面應平整光潔,密封墊應采用優(yōu)質耐油橡膠或其他材料,防止?jié)B漏油;水冷卻器應按照相應標準進行嚴密性試驗,運行中油壓必須大于水壓,在冬季應防止停用及備用冷卻器銅管凍裂;補油時要嚴防帶入水分和雜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