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危險點控制
危險點預控法是指對電力生產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根據作業(yè)內容、工作方法、作業(yè)環(huán)境、人員狀況以及設備實際情況等進行分析,查找可能會導致事故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再依據規(guī)程制度,制定防范措施,然后在生產現場實施程序化、規(guī)范化作業(yè),達到防止人為失誤事故發(fā)生的目的。危險點是誘發(fā)事故發(fā)生的隱患,如果不及時治理和防范,就有演變?yōu)槭鹿实目赡苄?。因此,我們應當事先進行研究分析及預測,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防范,這樣才會化險為夷,確保安全。危險點預控法就是一種有效的預防辦法。
危險點重在控制、整改,一般用下列幾種方法進行預控。
1.結合大修(改造),針對性預控
年度大修(改造)期間,變電站倒閘操作、工作票執(zhí)行較為集中,是工作最繁忙的時期,也是系統(tǒng)安全運行的關鍵時期。大修(改造)預控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在大修(改造)前,積極配合檢修部門的工作,周密安排計劃,了解各種設備的健康狀況及存在的問題,真正做到“人員、工器具、備品備件”三落實;利用班組會討論三措,要做到“組織措施、技術措施、注意事項”三明確,重點學習需要進行技改的工作;明確三措中本次大修(改造)中存在哪些危險點,明確加以防止或消除辦法;大修(改造)期間,在相關記錄薄冊中注明每天所需接地線的數量及其裝設地點,防止復役操作時因遺漏接地線而造成帶接地線合閘的誤操作發(fā)生。
2.開展標準化操作工作,進行科學預控
運行作業(yè)過程,若裝設接地線存在危險點,為防止帶電掛接地線和帶接地線合閘等誤操作事故的發(fā)生,采用兩端定位法。兩端定位法就是根據同類型設備及其接線方式,在相同的檢修模式下,接地線的導體端和接地端位置必須統(tǒng)一并固定。主要從以下幾點做統(tǒng)一要求。
(1)對于某些開關柜,裝設長手柄接地線比較困難,此時可以先將外側相用標準手柄接地,然后進行內側相接地。
(2)對于閘刀一側帶電一側不帶電的情況,給不帶電一側裝設接地線,在選擇導體端時,要保證身體與帶電側的安全距離,應當盡量選用遠離帶電部位的導體端。
(3)對于有一側帶電閘刀,禁止在其中間位置放置梯子裝拆接地線,不允許抱住另一側的瓷瓶裝拆接地線。
(4)對于戶外接地端,應具有防止帶電掛接地線和帶接地線合閘的功能,可通過裝設防誤檔板來實現。在主變引線橋下方的適當位置可單獨設置一個接地點,必須保證同一部位所有接地點的唯一性。
(5)對于戶內接地端,都應設置在開關柜、網門外,避免整副接地線都在開關柜內。特殊情況下(即整副接地線都在開關柜內時),必須具有防誤功能。
(6)盡可能考慮導體端與接地端之間的防誤閉鎖功能,或者盡量設置在值班員明顯可視位置。
(7)對固定柜、饋線間隔柜的內部設備檢修接地。當母線不同時停役時,接地端優(yōu)先采用母線閘刀防誤閉鎖銷子;當母線同時停役時,接地端可選用開關機構下部接地螺絲。主變10kV側、架空出線線路接地:導體端必須選在后柜門內的銅排或鋁排上,并穿過后柜門,在柜外專用接地螺絲處接地。母線檢修接地:導體端應選在相應母線壓變柜上方的銅排或鋁排處。如果一段母線上有兩臺壓變,可選擇處于相應母線中間位置上的三相壓變柜。
(8)對中置柜、出線間隔柜內設備檢修接地。優(yōu)先合接地閘刀,如果工作需要掛接地線,可由施工人員自行裝設。對照變電所具體設備,對所屬的12座變電站中需裝設接地線的導體端和接地端位置均進行了統(tǒng)一并固定,并按照規(guī)定設置了標志。這項工作對于目前集控站管理方式下的無人值班變電站的操作管理尤為重要,因為集控站值班員要面對12座變電所,對設備往往不很熟悉,采用接地線定位法后,首先保證了接地線裝設位置的統(tǒng)一,使運行人員在操作同類設備時做到心中有數;其次可以充分利用現場設備對接地線實現強制閉鎖,從技術措施上加強了接地線管理;再次是可以強化下步操作對上步操作的復查監(jiān)督功能,有效防止漏拆接地線。10kV母線檢修時:全部饋線柜改為線路檢修狀態(tài)(手車冷備用狀態(tài)),電容器柜改為電容器檢修狀態(tài),壓變柜、所用變改為檢修狀態(tài),主變10kV開關柜和10kV母分開關柜改為檢修狀態(tài),在電源側(如母分、主變)懸掛接地線,母線上不再裝設接地線。
此外,110kV及以下變電站大修時,根據檢修部門擬定的典型檢修模式,結合調度部門的典型停電順序,制作大修操作文件包,實行典型操作。通過操作文件包提高了倒閘操作的安全性,提高了設備停復役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效率,減輕了運行人員的工作壓力,提高了運行值班員的操作技能。
3.吸取教訓,落實預防措施
認真學習事故通報,分析事故的原因。然后結合集控站的實際情況,舉一反三,提出針對性的防范措施,以防止類似的事故再次發(fā)生。
4.運用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操作行為
根據資料統(tǒng)計,在所有事故原因中,習慣性違章所占比重最大(占82%)。因此,人為失誤事故控制的關鍵在于規(guī)范人的行為。通過建立、健全安全保證制度,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建立、健全用人激勵機制,保證預控體系能夠順利實施。
總而言之,危險點分析與預控是一種反向思維。它用可能發(fā)生的后果來提醒作業(yè)人員要時時意識到危險的存在性。講“危險”比講“安全”更直觀具體,更有針對性、實效性,更有利于提高作業(yè)人員的安全意識,避免糾正習慣性違章,增強自我保護能力,更有利于作業(yè)人員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使我們的生產工作可控、在控。
三、總結
實踐證明,開展危險分析、及時準確做好預控是可行的。它利用反向思維的工作方式,對工作中存在的危險點進行分析與預控,容易讓人接受也容易讓人去自覺遵守。它彌補了兩票三制中的一些空白點,對于加強人員自我保護意識,糾正現場違章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要使其真正在安全生產中起到實質性的作用,就必須把該項工作真正做到實處,而不是僅停留在口頭上或書面上。在班組中對于該項工作的實施應加強監(jiān)督指導和總結工作。這就是變電運行管理中危險點分析的意義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