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美女精品网站在线看,黑洞在线观看,欧美一级手机免费观看片,亚洲日本亚洲黄色网站

安全管理網

煤礦自救互救與安全避險

  
評論: 更新日期:2015年04月11日
?
現場急救技術包括人工呼吸、心臟復蘇、止血、創(chuàng)傷包扎、骨折臨時固定和傷員搬運等技術。
(一)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適用于觸電休克、溺水、有害氣體中毒、窒息或外傷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狀態(tài)者。如果傷員呼吸停止不久,大都能通過人工呼吸搶救過來。
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將傷員運送到安全、通風良好的地點,將傷員領口解開,放松腰帶,保持體溫,腰背部下墊放柔軟的衣服等。各種有效的人工呼吸必須在呼吸道暢通的前提下進行,因此,應先清除傷員口中異物,把舌頭拉出或壓住,防止舌頭堵住喉嚨妨礙呼吸。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有口對口吹氣法、仰臥壓胸法和俯臥壓背法3種。
1.口對口吹氣法
口對口吹氣法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簡單的一種方法。操作前使傷員仰臥,救護者在傷員頭部的一側,一手托起傷員下頜,并盡量使其頭部后仰;另一手將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氣時從鼻孔漏氣。救援人員自己深吸一口氣,對緊傷員的口將氣吹入,使傷員吸氣;然后,松開捏住鼻子的手,并用手壓其胸部以幫助傷員呼氣。如此有節(jié)律地、均勻地反復進行,每分鐘吹氣14~16次。注意吹氣時切勿過猛、過短,也不宜過長,以占一次呼吸周期的1/3為宜。
2.仰臥壓胸法
仰臥壓胸法為讓傷員仰臥,救護者跨跪在傷員大腿兩側,兩手拇指向內,其余四指向外伸開,平放在傷員胸部兩乳頭之下,借助上半身重力壓傷員胸部,擠出傷員肺內空氣;然后,救護者身體后仰,除去壓力,傷員胸部依其彈性自然擴張,使空氣吸入肺內。如此有節(jié)奏地進行,每分鐘16~20次。
此法不適用于胸部外傷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中毒者,也不能與胸外心臟按壓法同時進行。
3.俯臥壓背法
俯臥壓背法與仰臥壓胸法在操作上大致相同,只是使傷員俯臥,救護者跨跪在傷員兩大腿外側。因為用這種方法做人工呼吸有利于傷員排出肺內水分,因而用于對溺水人員的急救較為適合。
(二)心臟復蘇
心臟復蘇操作主要有心前區(qū)叩擊術和胸外心臟按壓術2種方法?!?.心前區(qū)叩擊術
心前區(qū)叩擊術是指傷員心臟驟停后救護者立即叩擊心前區(qū),叩擊力應中等,一般可連續(xù)叩擊3~5次,并觀察傷員脈搏、心跳。若心臟恢復則表示復蘇成功;反之,應立即改用胸外心臟按壓術。操作時,應使傷員頭低腳高,施術者以左手掌置其心前區(qū),右手握拳,從距患者胸部上方約40~50 cm處,向左手背上叩擊。
2.胸外心臟按壓術
胸外心臟按壓術適用于各種原因造成的心跳驟停者。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前,應先用心前區(qū)叩擊術,如果叩擊無效,應及時正確地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將傷員仰臥于木板上或地上,解開其上衣和腰帶,脫掉膠鞋。救護者位于傷員左側,手掌面與前臂垂直,將另一手掌壓于其上,使雙手重疊,置于傷員胸骨中下1/3處(其下方為心臟),以雙肘和臂肩之力,有節(jié)奏、沖擊式地向脊柱方向用力按壓,使成人胸骨壓下陷至少5 cm;按壓后,迅速抬手使胸骨復位,以利于心臟的舒張。按壓次數以每分鐘80~100次為宜。按壓過快,心臟舒張不夠充分,心室內血液不能完全充盈;按壓過慢,動脈壓力低,效果也不好。
使用胸外心臟按壓術時的注意事項:
(1)按壓的力量應因人而異。對身強力壯的傷員,按壓力量可大些;對年老體弱的傷員,力量宜小些。按壓時要穩(wěn)健有力、均勻規(guī)則,重力應放在手掌根部,著力僅在胸骨處,切勿在心尖部按壓,同時注意用力不能過猛;否則可致肋骨骨折、心包積血或引起氣胸等。
(2)胸外心臟按壓與口對口吹氣法最好同時施行,無論單人心肺復蘇還是雙人心肺復蘇,均為每按壓心臟30次,做口對口人工呼吸2次。
(3)按壓顯效時,可摸到傷員頸總動脈、股動脈開始搏動,散大的瞳孔開始縮小,口唇、皮膚轉為紅潤。
(三)止血
止血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指壓止血法、加墊屈肢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和加壓包扎止血法。
1.指壓止血法
在傷口附近靠近心臟一端的動脈處,用拇指壓住出血的血管,以阻斷血流。此法可作為四肢大出血的暫時性止血措施。在指壓止血的同時,應立即尋找材料,準備換用其他止血方法。
2.加墊屈肢止血法
當前臂和小腿動脈出血不能制止時,如果沒有骨折和關節(jié)脫位,這時可采用加墊屈肢止血法止血。在肘窩處或膝窩處放入疊好的毛巾或布卷,然后屈肘關節(jié)或屈膝關節(jié),再用繃帶或寬布條等將前臂與上臂或小腿與大腿固定。其具體操作如下圖所示。
3.止血帶止血法
當上肢或下肢大出血時,在井下可就地取材,使用膠管或止血帶等材料采用止血帶止血法壓迫出血傷口的近心端進行止血。
(1)止血帶的使用方法:① 在傷口近心端上方加墊。②急救者左手拿止血帶,上端留13~17 cm,〖JP〗緊貼加墊處。③ 右手拿止血帶長端,拉緊環(huán)繞傷肢傷口近心端上方2周,然后將止血帶交左手中、食指夾緊。④ 左手中、食指夾止血帶,順著肢體下拉成環(huán)。⑤ 將上端一頭插入環(huán)中拉緊固定。⑥ 在上肢應扎在上臂的上1/3處,在下肢應扎在大腿的中下1/3處。
(2)止血帶使用注意事項:① 扎止血帶前,應先將傷肢抬高,防止肢體遠端因淤血而增加失血量。② 扎止血帶時要有襯墊,不能直接扎在皮膚上,以免損傷皮下神經?!糎J〗③ 前臂和小腿不適于扎止血帶,因其均有2根平行的骨骼,骨間可通血流,所以止血效果差。但在肢體離斷后的殘端可使用止血帶,應盡量扎在靠近殘端處。④ 禁止扎在上臂的中段,以免壓傷橈神經,引起腕下垂。⑤ 止血帶的壓力要適中,以既達到阻斷血流又不損傷周圍組織為度。⑥ 止血帶止血持續(xù)時間一般不應超過1 h,時間太長可導致肢體壞死;太短會使出血、休克進一步惡化。因此,使用止血帶的傷員必須配有明顯標志,并準確記錄開始扎止血帶的時間,每0.5~1 h緩慢放松1次止血帶,放松時間為1~3 min,此時可抬高傷肢壓迫局部止血;再扎止血帶時應在稍高的平面上綁扎,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復綁扎。使用止血帶以不超過2 h為宜,應盡快將傷員送到醫(yī)院救治。
4.加壓包扎止血法
加壓包扎止血法主要適用于靜脈出血的止血。其做法是:首先將干凈的紗布、毛巾或布料等蓋在傷口處,然后用繃帶或布條適當加壓包扎,即可止血。壓力的松緊度以能達到止血而不影響傷肢血液循環(huán)為宜。
(四)創(chuàng)傷包扎
包扎的目的是保護傷口和創(chuàng)面,減少感染,減輕痛苦。加壓包扎有止血作用。用夾板固定骨折的肢體時,需要包扎,以減少繼發(fā)性損傷,也便于將傷員運送到醫(yī)院。
1.布條包扎法
(1)環(huán)形包扎法。該方法適用于頭部、頸部、腕部及胸部、腹部等處的包扎。將布條作環(huán)行重疊纏繞肢體數圈后即成。
(2)螺旋包扎法。該方法用于前臂、下肢和手指等部位的包扎。先用環(huán)形法固定起始端,把布條漸漸地斜旋上纏或下纏,每圈壓前圈的1/2或1/3,呈螺旋形,尾部在原位上纏2圈后予以固定。
(3)螺旋反折包扎法。該方法多用于粗細不等的四肢包扎。開始先做螺旋形包扎,待到漸粗的地方,以一手拇指按住布條上面,另一手將布條自該點反折向下并遮蓋前圈的1/2或1/3。各圈反折須排列整齊,反折頭不宜在傷口和骨頭突出部分
(4)“8”字包扎法。該方法多用于關節(jié)處的包扎。先在關節(jié)中部環(huán)形包扎2圈,然后以關節(jié)為中心,從中心向兩邊纏,一圈向上,一圈向下,2圈在關節(jié)屈側交叉,并壓住前圈的1/2。
2.毛巾包扎法
(1)頭頂部包扎法。將毛巾橫蓋于頭頂部,包住前額,兩前角拉向頭后打結,兩后角拉向下頜打結。其具體操作如圖11-12所示。或者是將毛巾橫蓋于頭頂部,包住前額,兩前角拉向頭后打結,然后兩后角向前折疊,左右交叉繞到前額打結,如果毛巾太短可接帶子。
(1)面部包扎法。將毛巾橫置,蓋住面部,向后拉緊毛巾的兩端,在耳后將兩端的上、下角交叉后分別打結,在眼、鼻、嘴處剪洞。
??? (3)下頜包扎法。將毛巾縱向折疊成四指寬的條狀,在一端扎一小帶,毛巾中間部分包住下頜,兩端上提,小帶經頭頂部在另一側耳前與毛巾交叉,然后小帶繞前額及枕部與毛巾另一端打結。
(4)肩部包扎法。單肩包扎時將毛巾斜折放在傷側肩部,腰邊穿帶子在上臂固定,疊角向上折,一角蓋住肩的前部,從胸前拉向對側腋下,另一角向上包住肩部,從后背拉向對側腋下打結。
(5)胸部包扎法。全胸包扎時將毛巾對折,腰邊中間穿帶子,由胸部圍繞到背后打結固定。胸前的2片毛巾折成三角形,分別將角上提至肩部,包住雙側胸,兩角各加帶過肩到背后與橫帶相遇打結。
(6)背部包扎法。該方法與胸部包扎法相同。
(7)腹部包扎法。將毛巾斜對折,中間穿小帶,小帶的兩頭拉向后方,在腰部打結,使毛巾蓋住腹部。將上、下兩片毛巾的前角各扎一小帶,分別繞過大腿根部與毛巾的后角在大腿外側打結。
(8) 臂部包扎法。該方法與腹部包扎法相同。
3.包扎注意事項
(1)在包扎時,應做到動作迅速敏捷,不觸碰傷口,以免引起出血、疼痛和感染。
(2)不能用井下的污水沖洗傷口。傷口表面的異物(如煤塊、矸石等)應去除,但傷口深部異物須由醫(yī)院處理,防止重復感染。
(3)包扎動作要輕柔,松緊度要適宜,不可過松或過緊,結頭不要打在傷口上,應使傷員體位舒適,繃扎部位應維持在功能位置。
(4)脫出的內臟不可拿回腔內,以免造成體腔內感染。
(5)包扎范圍應超出傷口邊緣5~10 cm。
(五)骨折臨時固定
骨折臨時固定可減輕傷員的疼痛,防止因骨折端移位而刺傷鄰近組織、血管和神經,也是防止創(chuàng)傷休克的有效急救措施。
1.操作要點
(1)在進行骨折固定時,應使用夾板、繃帶、三角巾、棉墊等物品
(2)骨折固定應包括上、下2個關節(jié),在肩、肘、腕、股、膝、踝等關節(jié)處應墊棉花或衣物,以免壓破關節(jié)處皮膚。固定應以傷肢不能活動為度,不可過松或過緊。
(3 搬運傷員時要做到輕、快、穩(wěn)。
2.固定方法
(1)上臂骨折。于患側腋窩內墊以棉墊或毛巾,在上臂外側安放墊襯好的夾板或其他代用物后開始綁扎。綁扎后,使肘關節(jié)屈曲90°,將患肢捆于胸前,再用毛巾或布條將其懸吊于胸前。
(2)前臂及手部骨折。用襯好的兩塊夾板或代用物,分別置放在患側前臂及手的掌側及背側,以布帶綁好,再以毛巾或布條將前臂吊于胸前。
(3)大腿骨折。用長木板放在患肢及軀干外側,將髖關節(jié)、大腿中段、膝關節(jié)、小腿中段、踝關節(jié)同時固定。
(4)小腿骨折。用長、寬合適的木夾板兩塊,自大腿上段至踝關節(jié)分別在內外兩側捆綁固定。
(5)骨盆骨折。用衣物將骨盆部包扎住,并將傷員兩下肢互相捆綁在一起,膝、踝間加以軟墊,屈髖、屈膝。要多人將傷員仰臥平托在木板擔架上。有骨盆骨折者,應注意檢查傷者有無內臟損傷及內出血。
(6)鎖骨骨折。以繃帶作“∞”形固定,固定時雙臂應向后伸。
(六)傷員運送
井下條件復雜,轉運傷員時要盡量做到輕、穩(wěn)、快。沒有經過初步固定、止血、包扎和搶救的傷員,一般不應轉運。運送時應做到不增加傷員的痛苦,避免造成新的損傷及并發(fā)癥。傷員運送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呼吸、心搏驟停及休克昏迷的傷員應先及時復蘇后再搬運。若現場沒有懂得復蘇技術的人員,則可為爭取搶救的時間而迅速向外搬運,去迎接救護人員進行及時搶救。
(2)對昏迷或有窒息癥狀的傷員,要將其肩部稍墊高,使頭部后仰,面部偏向一側或采用側臥位,以防胃內嘔吐物或舌頭后墜堵塞氣管而造成窒息,注意隨時都要確保呼吸道的通暢。
(3)一般傷員可用擔架、木板、風筒、刮板輸送機槽、繩網等物品運送,但脊柱損傷和骨盆骨折的傷員應用硬板擔架運送。
(4)對一般傷員均應先行止血、固定、包扎等初步救護后,再進行轉運。
(5)一般外傷的傷員,可平臥在擔架上,抬高傷肢;胸部外傷的傷員可取半坐位;有開放性氣胸者,須封閉包扎后才可轉運。腹腔部內臟損傷的傷員,可平臥,用寬布帶將腹腔部捆在擔架上,以減輕痛苦及出血。骨盆骨折的傷員可仰臥在硬板擔架上,屈髖、屈膝,膝下墊軟枕或衣物,用布帶將骨盆捆在擔架上。
(6)搬運胸、腰椎損傷的傷員時,先把硬板擔架放在傷員旁邊,由專人照顧患處,另有2~3人在旁幫其保持脊柱伸直位,同時用力輕輕將傷員推移到擔架上,推動時用力大小、快慢要保持一致,要保證傷員脊柱不彎曲。傷員在硬板擔架上取仰臥位,受傷部位墊上薄墊或衣物,使脊柱呈過伸位,嚴禁坐位或肩背式搬運。
(7)對脊柱損傷的傷員,要嚴禁讓其坐起、站立和行走,在搬運頸椎損傷的傷員時,要專有1人抱持傷員的頭部,輕輕地向水平方向牽引,并且固定在中立位,不使頸椎彎曲,嚴禁左右轉動。搬運者多人雙手分別托住頸肩部、胸腰部、臀部及兩下肢,同時用力移上擔架,取仰臥位。擔架應用硬木板,肩下應墊軟枕或衣物,使頸椎呈伸展樣(頸下不可墊衣物),頭部兩側用衣物固定,防止頸部扭轉且忌抬頭。若傷員的頭和頸已處于曲歪位置,則須按其自然固有姿勢固定,不可勉強糾正,以避免損傷脊髓而造成高位截癱,甚至突然死亡。
(8)轉運時應讓傷員的頭部在后面,隨行的救護人員要時刻注意傷員的面色、呼吸、脈搏,必要時要及時搶救。
(9)將傷員運送到井上后,應向接管醫(yī)生詳細介紹受傷情況及檢查、搶救經過。
二、煤礦各種傷害的急救
(一) 創(chuàng)傷性休克
創(chuàng)傷性休克是由于劇烈打擊、重要臟器損傷、大出血使有效循環(huán)血量銳減,以及劇烈疼痛、恐懼等多種因素綜合形成的。
1.判斷早期休克
判斷早期休克可采用“一看二摸”的方法。
(1) 看神志。休克早期,傷員興奮、煩躁、焦慮或激動,隨著病情發(fā)展,腦組織缺氧加重,傷員表現淡漠、意識模糊,至晚期則昏迷。
(2) 看面頰、口唇和皮膚色澤。休克早期,外周小血管收縮,色澤蒼白;后期則因缺氧、淤血,色澤青紫。
(3) 看表淺靜脈。休克后頸及四肢淺表靜脈萎縮。
(4) 摸脈搏。休克代償期,周圍血管收縮,心率增快。收縮壓下降前可以摸到脈搏增快,這是早期診斷的重要依據。
(5) 摸肢端溫度。肢端溫度降低,四肢冰涼。
2.對創(chuàng)傷性休克人員的現場急救
(1) 患者平臥,保持安靜,避免過多搬動,注意保溫和防暑。
(2) 對創(chuàng)口予以止血和簡單清潔包扎,以防再次污染;對骨折要做初步固定。
(3) 保持呼吸道通暢,昏迷患者頭應側向,并將其舌牽出口外。
(4) 抓緊時間送醫(yī)院搶救。
(二) 冒頂擠壓傷害
對擠壓傷害人員的現場急救
(1) 搬除重物(2) 立即制動 (3) 及時止血(4) 抓緊時間送往醫(yī)院。
(三) 有害氣體中毒或窒息
對有害氣體中毒或窒息人員應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 立即將傷員從危險區(qū)搶運到新鮮空氣中,并安置在頂板良好、無淋水的地點。
(2) 立即將傷員口、鼻內的黏液、血塊、泥土、碎煤等除去,并解開其上衣和腰帶,脫掉膠鞋。
(3) 用衣服覆蓋在傷員身上用以保暖。
(4) 根據心跳、呼吸、瞳孔等生命體征和傷員的神志情況,初步判斷傷情的輕重。正常人每分鐘心跳60~80次、呼吸16~18次,兩眼瞳孔是等大、等圓的,遇到光線能迅速收縮變小,而且神志清醒。休克傷員的兩瞳孔不一樣大,對光線反應遲鈍或不收縮。對呼吸困難或停止呼吸者,應及時進行人工呼吸。當出現心跳停止的現象(心音、脈搏消失,瞳孔完全散大、固定,意志消失)時,除進行人工呼吸外,還應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急救。
(5) 對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中毒者只能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
(6) 人工呼吸持續(xù)的時間以恢復自主性呼吸或到傷員真正死亡時為止。當救護隊來到現場后,應轉由救護隊用蘇生器蘇生。
(四) 觸電
對觸電人員應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 立即切斷電源或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2) 迅速觀察傷員有無呼吸和心跳。如果發(fā)現已停止呼吸或心音微弱,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按壓。
(3) 如果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時,應同時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
(4) 對遭受電擊者,如果有其他損傷(如跌傷、出血等),應做相應的急救處理。
(五) 燒傷
煤礦作業(yè)人員燒傷的急救要點可概括為以下5個字:
(1) “滅”,即撲滅傷員身上的火,使傷員盡快脫離熱源,縮短燒傷時間。
(2) “查”,即檢查傷員呼吸、心跳情況,檢查是否有其他外傷或有害氣體中毒現
(3) “防”,即要防止休克、窒息、創(chuàng)面污染。
(4) “包”,即用較干凈的衣服把創(chuàng)面包裹起來,防止感染。
(5) “送”,即把嚴重傷員迅速送往醫(yī)院。
(六) 溺水
對溺水人員應迅速采取下列急救措施:
(1) 轉送(2) 檢查( 3) 控水(4) 人工呼吸
?
網友評論 more
創(chuàng)想安科網站簡介會員服務廣告服務業(yè)務合作提交需求會員中心在線投稿版權聲明友情鏈接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