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 應把噴層的異常裂縫作為主要安全檢查內容之一,經常進行觀察與檢查,并作為施工危險信號引起警惕,尤其是全斷面開挖的拱圈、拱頂部分不得因高、難而省略檢查。
??????? 4.10? 噴錨地段的危石應及時處理完畢,腳手架、防護欄桿、照明設施應符合安全要求。工作中應嚴格檢查下列規(guī)定:
??????? 一、采用干式噴射砼時,應堅持采用綜合防塵措施,工作面應設置水幕,加強通風,降低粉塵濃度;作業(yè)人員必須加強個人防護,噴射手應配戴防護面罩、防水披肩、防護眼鏡、防護口罩、乳膠手套;
??????? 二、噴射機械必須定機、定人、定崗,認真執(zhí)行安全操作規(guī)程,堅持交接班,并作好書面記錄;
??????? 三、向錨桿孔壓注砂漿,壓力應大于0.2MPa,注漿管噴咀,嚴禁對人放置,在未打開風閥前不得搬動或關啟封蓋;
??????? 四、鋼支撐支護時,應按高空作業(yè)制訂防護計劃,根據作業(yè)環(huán)境和作業(yè)程度,對構件倒塌、歪曲、落石掉塊、人員墜落、表層巖坍落、砼硬化不充分產生剝落和由于部正確姿勢作業(yè),造成跌倒和墜落等要有超前的預防措施。
??????? 5. 襯砌
??????? 5.1? 砼澆注前,應全面檢查模板及支架結構狀況,檢查鋼筋幫扎是否牢固、開挖面有無懸石坍落,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灌注作業(yè)。在振搗作業(yè)中,使用插入式振動器,則應穿膠鞋、戴膠皮手套,軟軸部分不得插入砼中,電源線接頭必須良好,濕手不得接觸電源開關。
??????? 5.2? 洞門襯砌時應先檢查仰坡、邊坡、坡頂有無裂縫,及時消除坡面危石,尤其是雨后要認真檢查,防止洞外坡面懸石坍塌。
??????? 5.3? 嚴禁在洞內熬制瀝青,在洞外熬制時應遠離人員和房屋集中地點。
??????? 5.4 襯砌臺車下的凈空應保證運輸車輛正常通行,并懸掛明顯的緩行標志。
??????? 5. 5 拆除砼輸送軟管或者管道時,必須停止砼的運轉。
??????? 5.6? 使用襯砌臺車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 一、臺車走行軌中心線必須與隧道中心線重合,兩側軌面必須在同一水平面;
??????? 二、工作臺上應滿鋪底板;
??????? 三、砼兩端擋頭板,應安裝牢固可靠不漏漿,灌注時必須兩側對稱進行,不得使臺車受到偏壓;
??????? 四、臺車就位后前后輪的相反方向應用鐵靴剎住車輪。
??????? 6.通風與降塵
??????? 6.1? 施工通風
??????? 6.1.1? 施工中的通風應符合鐵道部現(xiàn)行鐵路隧道設計和施工規(guī)范的要求。
??????? 6.1.2? 隧道內的空氣成分每月至少應取樣一次進行分析,風速、含塵量每月至少檢測一次。
??????? 6.1.3? 無論通風機運轉與否,嚴禁人員在風管的進出口附近逗留。
??????? 6.1.4? 通風機停止運轉時,任何人員不得靠近通風機軟管行走和在軟管旁邊停留,不得將任何物品放在通風管或管口上。
??????? 6.1.5? 軟管通風機安全距洞口不少于20m。
??????? 6.2? 隧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濃度
??????? 6.2.1? 隧道內每立方米空氣中含有10%以上的游離二氧化硅的粉塵必須控制在2mg以下。
??????? 6.2.2? 隧道內氧氣含量,按體積計不得小于20%。
??????? 6.2.3? 隧道內的一氧化碳不大于30mg/m3,在特殊情況下,施工人員必須進入工作面,濃度可為100mg/m3,但作業(yè)時間不得超過30分鐘。二氧化碳不得大于0.5%。氮氧化合物換算成二氧化碳在5mg/m3以下。瓦斯(甲烷CH4)總回風道風流中,應小于0.5%,開挖面裝藥放炮前應小于1%,開挖面超過2%時,人員必須撤至安全地帶。
??????? 6.2.4? 隧道內氣溫不宜超過28℃。
??????? 6.2.5? 隧道施工通風應能提供洞內各項作業(yè)所需的最小風量,每人應供應新鮮空氣3m3/min,采用內燃機械作業(yè)時,供風兩不宜小于3m3/(min?KW)。
??????? 6.2.6? 隧道施工通風的風速,全斷面開挖時不應小于)0.15m/s,在分部開挖的坑道中不應小于0.25m/s。
??????? 6.3? 防塵
??????? 6.3.1? 隧道在鑿巖和裝碴工作面應做好下列防塵工作:
??????? 1、鑿巖機鉆眼時必須先送水后送風;
??????? 2、放炮前后必須進行噴霧、灑水;
??????? 3、出碴前應用水淋濕全部石碴和附近的巖壁;
??????? 4、施工人員均應佩戴防塵口罩;
??????? 5、風道或風管與掌子面距離不得小于10m,若風道和風管屬易損物組成,可在放炮時進行掩蓋或移至安全處;
??????? 6.3.2? 防塵用水,固體質含量不應超過50mg/L,大腸桿菌不得超過3個/L。水池應保持清潔,并設沉淀或過濾設施。
??????? 6.3.3 噴射砼宜采用濕噴,如采用干噴時,應加強通風與照明,并采取防塵措施降低粉塵濃度。
??????? 6.3.4? 鉆眼作業(yè)應采用濕式鑿巖。當水源缺乏、容易凍結或者巖性不適于濕式鑿巖時,可采用帶有捕塵設備的干式鑿巖,但所采用的防塵措施應達到粉塵容許濃度,否則嚴禁干式鑿巖。
??????? 7. 防火與防水
??????? 7.1? 洞口的施工區(qū)域應設置有效而足夠的消防器材,放在易取的位置并設立明顯標志。各種器材應定期檢查補充和更換,不得挪用。
??????? 7.2? 應配備經過培訓的人員擔任義務消防員。
??????? 7.3? 火源應距洞口至少30m以外。庫房20m以內嚴禁煙火。
??????? 7.4? 洞內及各洞室不應存放油料及其他易燃物品,清洗風動工具的洞室應安裝外開的防火門。
??????? 7.5? 洞內機電洞室、料室、皮帶運輸機存放處均應設置有效的消防器材。
??????? 7.6? 施工管理人員均應熟悉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 7.7 洞口20m以內的雜草必須鏟除干凈。在林區(qū)施工時,應按林區(qū)設置隔火帶。
??????? 7.8? 洞內嚴禁明火作業(yè)與取暖。
??????? 7.9? 在雨季前應進行一次防洪及洞頂地表水檢查。
??????? 7.10? 對地下水豐富和地質條件復雜的地層,在施工前必須制定妥善的防排水措施,備足排水設備。
??????? 8. 供電與電氣設備
??????? 8.1 動力線路
??????? 8.1.1 洞內配電變壓器嚴禁采用中性點直接接地方式。嚴禁由地面上中性點接地的變壓器或發(fā)電機直接向洞內供電。
??????? 8.1.2? 洞內檢修、搬遷電氣設備(電纜和電線)時,應切斷電源,并懸掛“有人工作,不準送電”的警告牌,派專人在電閘看守。
??????? 8.2 電氣設備
??????? 8.2.1? 洞內電氣設備的操作,必須符合下列規(guī)定:
??????? 一、非專職電器人員,不得操作電氣設備;
??????? 二、操作高壓電氣設備主回路時,必須戴絕緣手套,穿電工絕緣靴并站在絕緣板上;
??????? 三、手持式電氣設備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須接觸的部分,應有良好絕緣。使用前應進行絕緣檢查;
??????? 四、低壓電氣設備宜安裝漏電保護器。
??????? 8.2.2 電器(氣)設備外露的轉動和傳動部分(如靠背輪、鏈輪、皮帶和齒輪等),必須加裝遮攔或防護罩。
??????? 8.2.3? 直接向洞內供電的饋線上,嚴禁設自動重合閘,手動合閘時必須與洞內值班員聯(lián)系。
??????? 8.2.4? 36V以上的供電設備和由于絕緣損壞可能帶有危險電壓的設備的金屬外殼、構架等,必須有接地保護。電氣設備的接地保護,每班均應由當班專業(yè)人員進行一次外表檢查。
??????? 8.2.5? 電氣設備的檢查、維修和調整工作,必須由電氣維修工進行。
??????? 8.2.6? 通風機房、變電所等必須設有事故照明設備。
??????? 8.2.7? 洞內照明的燈光應保證亮度足夠,均勻不閃爍。
??????? 8.2.9? 易燃易爆等危險品的庫房或洞室必須采用防爆型燈具或間接式照明。
??????? 9. 軟巖與不良地質隧道施工
??????? 9.1 一般規(guī)定
??????? 9.1.1 在軟巖或不良地質的隧道中,施工前必須制訂切實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
??????? 9.1.2? 施工前應備足搶險材料
??????? 9.1.3? 當設計文件說明掌子面前方有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地質時,必須進行超前地質預報,探明情況,采取預防措施,不得盲目冒進。
??????? 9.1.4? 對不良地質隧道,應采取弱爆破、短進尺、強支護、早襯砌、先支護、小循環(huán)的施工方法。
??????? 9.1.5? 隧道施工人員進入工地后,應首先觀察工作面是否處于安全狀態(tài),如發(fā)現(xiàn)問題,應采取必要的措施。
??????? 9.1.6? 發(fā)現(xiàn)隧道內有塌方的跡象,應在危險地段設立明顯標志及派專人監(jiān)守,并迅速報告施工負責人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情況嚴重時,應立即將全部工作人員撤離危險地段。
??????? 9.1.7? 發(fā)生坍方,應積極處置和搶救。首先清點人數,其次清理主要機具設備,并詳細記入施工日志,分析塌方的原因,同時擬定切實可行的清方、支護、掘進、安全保護等方案后方可繼續(xù)施工。
??????? 9.2? 不良地質地段的掘進
??????? 9.2.1 對淺埋的軟弱地層,應按設計進行地層加固,再行開挖。
??????? 9.2.2? 施工時應對洞內拱部和洞頂地表進行定點(含縱向和橫向)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變形量加大或變形量加快時,應暫停開挖,分析原因并采取穩(wěn)定圍巖的有力措施。
??????? 9.2.3? 對預報有巖爆發(fā)生地段采用超前鉆孔,注入高壓水,達到超前釋放應力,軟化圍巖,降低脆性的目的。打設超前錨桿,以鎖定前方圍巖。開挖后,直接在開挖面上噴霧灑水,軟化圍巖,降低脆性,促使應力釋放和調整。中等以上巖爆地段,在開挖輪廓線外的拱部和邊墻打注水孔,向孔內噴灌高壓水,軟化圍巖,加快圍巖內部的應力釋放。加強初期支護,對發(fā)生巖爆地段掛設鋼筋網,加長系統(tǒng)錨桿,噴射鋼纖維砼,達到弱化巖爆程度的目的。
??????? 9.2.4? 個別地段鈾放射性的安全控制
??????? (1)加強對放射性的監(jiān)測,采用LB124手持式沾染監(jiān)測儀對隧道內的γ射線進行監(jiān)測。
??????? (2)對隧道施工人員進行身體防護,配置防護服裝,確保人身安全。
??????? (3)及時封閉開挖面。每次開挖后采取噴砼及時封閉開挖面,噴砼厚度5~8cm,防止射線直接對人體的輻射。
??????? (4)加強隧道通風、降塵。對存在放射性的花崗巖地段,采取不間斷的通風,及時排除洞內污濁空氣;每次放炮開挖后,及時噴霧灑水降塵,待掌子面粉塵及炮煙排凈后才允許人員進場施工,防止人員吸入帶輻射的微粒造成內照射,確保人員安全。
??????? 9.2.5 涌水段的安全控制
??????? 隧道有涌水段,在施工中需加強排水,并進行帷幕注漿止水,以及設置超前釋放孔放水減壓的措施,以確保隧道施工安全。
??????? 9.2.6 地溫段的安全控制
??????? 隧道洞身埋深大,埋深達到420m,存在高地溫,地溫可達27.6℃。根據隧道施工規(guī)范規(guī)定,洞內作業(yè)溫度不超過28℃。針對高地溫采取以下措施:
??????? (1)加強洞內通風。采用兩臺大風量、高風壓的通風機,并輔以局部射流風機加強通風,降低洞內溫度。
??????? (2)在隧道內隔段設置噴霧灑水龍頭,以降低洞內溫度,同時降低洞內粉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