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設置安全裝置 ①防護裝置 防護裝置就是用屏蔽方法與手段把人體與生產活動中出現的危險部位隔離開來的設備和設施。施工活動中的危險部位主要有“四口”、“五臨邊”、機具、車輛、暫設電器、高溫、高壓容器及原始環(huán)境中遺留下來的不安全因素等。防護裝置的種類繁多,按理講企業(yè)購入的設備應該有嚴密的安全防護裝置,但由于建筑也流動性大,人員繁雜及生產廠家的問題,均可能造成無防護或缺少、遺失的現象。因此,應隨時檢查增補,做到防護嚴密。在“四口”、“五臨邊”處理上要按部頒標準設置水平及立體防護,使勞動者有安全感;在機械設備上做到輪有罩、軸有套,使其轉動部分與人體絕對隔離開來;在施工用電中,要做到“四級”保險;遺留在施工現場的危險因素,要有隔離措施,如:高壓線路的隔離防護設施等。項目經理和管理人員應經常檢查并教育施工人員正確使用安全防護裝置嚴加保護。不得隨意破壞,拆卸和廢棄。②保險裝置 保險裝置是指機械設備在非正常操作和運行中能夠自動控制和消除危險的設施設備。也可以說它是保障設施設備和人生安全的裝置。如鍋爐、壓力容器的安全閥,供電設備的觸電保安器,各種提升設備的斷繩保險器等。③信號裝置 信號裝置是利用人的視、聽覺反應原理制造的裝置。它是應用信號指示或警告工人該做什么、該躲避什么。信號裝置本身不包括排除危險的功能。它僅是提示工人注意,遇到不安全狀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脫離危險區(qū)域或采取預防措施。因此,它的效果取決于工人的注意力和識別信號的能力。信號裝置可分為三種,即顏色信號:如指揮起重工的紅、綠手旗,場內道路上的紅、綠、黃燈;音響信號:如塔吊上的電鈴,指揮吹的口哨等;指示儀表信號:如壓力表、水位表、溫度計等。④危險警示標志 危險警示標志是警示工人進入施工現場應注意或必須做到的統(tǒng)一措施。通常它以簡短的文字或明確的圖形符號予以顯示。如:禁止煙火、危險、有電等。各類圖形通常配以紅、藍、黃、綠顏色。紅色表示危險禁止;藍色表示指令;黃色表示警告;綠色表示安全。國家頒布的安全標志對保持安全生產起到了促進作用,必須按標準予以實施。
2.3.3 預防性的機械強度試驗和電氣絕緣檢驗 ①預防性的機械強度試驗 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特別是自行設計組裝的臨時設施和各種材料、構件、部件均應進行機械強度試驗。必須在滿足設計和使用功能時方可投入正常使用,有些還必須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試驗,如施工用的鋼絲繩、鋼材、鋼筋、機件及自行設計的吊欄架、外掛架子等,在使用前必須做承載試驗,這種試驗,是確保施工安全的有效措施。②電氣絕緣檢驗 電氣設備的絕緣是否可靠,不僅是電業(yè)人員的安全問題,也是關系到整個施工現場財產、人員的安危。由于施工現場多工種聯合作業(yè),使用電器設備的工種不斷增多,更應重視電氣絕緣問題。因此,要保證良好的作業(yè)環(huán)境,使機電設備、設備正常運轉,不斷更新老化及被損壞的電氣設備和線路是必須采取的預防措施。為及時發(fā)現隱患,消除危險源,則要求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均應對電氣絕緣進行檢驗。
2.3.4 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yǎng)和有計劃的檢修 隨著施工機械化的發(fā)展,各種先進的大、中、小型機械設備進入工地,但由于建筑施工要經常變化施工地點和條件,機械設備不得不經常拆卸、安裝,就機械設備本身而言,各零部件也會產生自然和人為的磨損,如果不及時的發(fā)現和處理,就會導致事故發(fā)生,輕者影響生產,重者將會機毀人亡,給企業(yè)乃至社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因此,要保持設備的良好狀態(tài),提高它的使用期限和效率,有效地預防事故就必須進行經常性的維修和保養(yǎng)。①機械設備的維修和保養(yǎng),各種機械設備是根據不同的使用功能設計生產出來的。除了一般的要求外,也具有特殊的要求,即要嚴格堅持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yǎng)規(guī)則,要按照其操作過程進行保護,使用后需及時加油清洗。使其減少磨損,保證正常運行轉,盡量延長壽命,提高完好率和使用率。②計劃機械設備正常運轉,對每類機械設備均應建立檔案(租賃的設備由設備產權單位建檔),以便及時地按每臺機械設備的具體情況進行定期的大中小檢修。在檢修中應嚴格遵守規(guī)章制度,遵守安全技術規(guī)定,遵守先檢查后使用的原則,決不允許為了趕進度,違章指揮和作業(yè),讓機械設備“帶病”工作。
2.3.5 文明施工 當前開展文明安全施工活動已納入各級政府及主管部門對企業(yè)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一個工地是否科學組織生產,規(guī)范化、標準化管理現場,已成為評價一個企業(yè)綜合管理素質的一個主要因素。實踐證明,一個施工現場如果做到整體規(guī)劃有序、平面布置合理、臨時設施整潔劃一,原材料、構配件堆碼整齊,各種防護齊全有效,各種標志醒目、施工生產管理人員遵章守紀,那么這個施工企業(yè)一定可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反之,將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文明施工也是預防安全事故提高企業(yè)素質的綜合手段。
2.3.6 合理使用勞動保護用品,適時地供應勞動保護用品,是在施工生產過程中預防事故、保護工人安全和健康的一種輔助手段。它雖不是主要手段,但在一定的地點、時間條件下確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不少企業(yè)和施工現場曾多次出現有驚無險的事例,也出現了不少不適時發(fā)放,不正確使用勞保用品而喪生的例子。因此,統(tǒng)一采購(定點),妥善保管,正確使用防護用品也是預防事故、減輕傷害程度的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
2.3.7 季節(jié)性安全技術措施 由于季節(jié)性施工造成事故的突發(fā)性較強,應從防護、技術、管理等方面采取綜合措施。例如:夏季采取防暑、降溫措施;雨季采用防雷、防風、防觸電、防坍塌措施;冬季采取放火、防滑、防凍、防煤氣中毒等措施。
2.3.8 強化民主管理,認真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普及安全技術知識教育 隨著改革開放,大量農村富裕勞動力以各種形式進入了施工現場,從事他們不熟悉的工作,他們十分缺乏建筑施工安全知識,因此,決大多數事故發(fā)生在他們身上。據有關部門統(tǒng)計,一般因工傷亡事故的農民占80%以上,有的企業(yè)100%出現在他們身上。如果能從招工審查、技術培訓、施工管理、行政生活上嚴格加強民主管理,將事故減少50%以上,則許多生命將被挽救。因此這是當前以及將來預防事故的一個重要方面。
2.4 救助性對策 如果救助措施及時有力,就可以大大減少工程建設事故對個人、家庭、企業(yè)和社會的影響。救助措施又可分為搶救措施和保障措施。搶救措施:指事故發(fā)生后為搶救遇險工人、消除現場危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組織救援隊、現場指揮等。這一階段的主題是建筑企業(yè)要達到救援的目的,企業(yè)應該未雨綢繆,對工程可能出現的危險做詳細的分析,制定出事故處理流程圖,隨時做好處理各種事故的準備。這不僅有利于減少人員的傷亡,還有利于企業(yè)減少物質損失,挽回一定的聲譽。保障措施:指事故發(fā)生后,社會其他機構為保障所有受事故影響的人員的正常生活所采用的補償措施。事故的不可避免性決定了只有建立適當的事故損失補償機制,才能真正減少工程事故對各具體受災體正常生產和生活秩序的巨大危害。主動性的損失補償有企業(yè)參加有關保險,或自設附屬保險人等。被動性的損失補償有企業(yè)給予受災工人內的補助,或政府的經濟援助,或社會援助,或互助保障等。
3 結語
要搞好安全生產管理,實現一定的控制目標,施工單位必須具備一定的控制能力。首先企業(yè)的法人要在思想上重視安全生產工作,行動上落實各項規(guī)章,建筑企業(yè)內部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要落實安全責任制,從而提高控制能力。其次,嚴格管理,科學的管理方法靠嚴格的管理去實現。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我們的施工企業(yè)平平安安,不斷創(chuàng)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