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連墻點與拋撐的設置:
三步以下架子每隔6~7根立桿設一根拋撐,埋入地下30cm。三步以上架每隔二步四跨設一連墻點。常用的方法是在墻內予埋10~12#鍍鋅鉛絲雙股(或鋼筋環(huán))拉住架子的內立桿,同時用一短木頂住墻面(也可用小橫桿頂墻,粉刷時才鋸掉)。連墻點應盡量靠近架子立桿的節(jié)點,以加強架子的穩(wěn)定性。
八、欄桿:
二步以上架在外立桿內側須設置1.0m高的防護欄桿和立網(wǎng),外立桿高出屋面1.2~1.5m防護欄桿綁二道。
九、腳手板:
施工層應滿鋪腳手板,四角與大橫桿用16#鉛絲綁扎牢固。每施工操作層上下要滿鋪三步以上腳手板,四角與大橫桿要用16#鉛絲綁扎牢固。高層架尚應每隔四皮架鋪滿一皮架板,作為職業(yè)健康安全防護用。腳手板鋪設必須嚴密牢固。腳手板搭接長度不小于20cm。
離墻面超過20cm的縫隙應防護。防護的方法是一種用鋪架板,另一種方法是用小職業(yè)健康安全網(wǎng)防護。
十、斜道:
三步以上架要搭斜道與平臺,坡度≤1:3
⒈行人斜道一般與架同寬。
⒉運料斜道寬度不得小于1.5m,坡度以1:6為宜。轉彎平臺寬度不得小于1.5m,面積不得小于6m2 。
⒊斜道兩側及拐彎平臺的外側,均應設1m高的防護欄桿和立網(wǎng)防護。
⒋搭設方法:同腳手架,但為了斜道的穩(wěn)固,在斜道兩側外圍和端部應設剪刀撐。對于附在腳手架外側的斜道(即利用腳手架外側外立桿作為斜道的內立桿時)應加強腳手架連墻桿的設置。對于獨立的斜道應加密連墻桿。
⒌不上人屋面的竹架應設一道斜道上屋面。
十一、綁扎:
所有桿件相交處均應用竹篾綁牢。
十二、臨街防護:
沿街道、居民密集處的腳手架外側應采用防護竹笆全封隔絕,或采用立網(wǎng)全封閉,有條件的可以在立網(wǎng)全封閉的基礎上在腳手架的外側采用竹笆加強臨街面的防護。
十三、驗收:
搭設完畢或使用前,必須辦理驗收移交手續(xù),方準使用。
補充交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