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美女精品网站在线看,黑洞在线观看,欧美一级手机免费观看片,亚洲日本亚洲黄色网站

安全管理網

氣焊、氣割工崗位危害因素辨識與預防

  
評論: 更新日期:2016年04月23日

1、作業(yè)時不穿戴專門防護用品,造成氣焰燒傷。預防措施:防護用具配戴齊全,保持安全距離。

        2、搬運裝卸時氣瓶墜落、傾倒?jié)L動,引起爆炸。預防措施:搬運氧、乙炔氣瓶時要輕搬輕放,不得摔、碰。

        3、氧氣、乙炔瓶未保持安全間距,或放置位置不當氧氣、乙炔瓶安全間距不足,炸傷。預防措施:保持氧氣、乙炔瓶的5米的安全間距,露天作業(yè)時,應防止陽光直射氣瓶。

        4、氣瓶與明火的距離不夠,引起氣瓶爆炸。預防措施:氣瓶與明火的安全距離必須大于10米。

        5、作業(yè)點周圍存在可燃物,起火、燒傷。預防措施:作業(yè)前先清理作業(yè)點周圍可燃物。

        6、在通風不良場所施焊無排風措施產生有毒氣體中毒。預防措施:安裝排風設備加強通風,個人防護到位。

        7、用沾有油脂的手開氣瓶,或氣瓶上沾有油污,引發(fā)火災。預防措施:不能用沾有油脂的手開氣瓶,氣瓶及附件、接頭及各工具上不準沾有油污和泥垢。

        8、開氣速度過快,產生靜電火花,引發(fā)爆炸。預防措施:在旋轉氣瓶蓋、閥門和氧、乙炔氣調節(jié)閥、器時,應緩慢旋轉,防止磨擦、碰撞產生火花。

        9、點火時嘴尖對人燒傷,預防措施:點火時嘴尖不對人。

        10、乙炔軟管無回火防止裝置,遇到回火至使乙炔爆炸。預防措施:乙炔軟管必須裝設回火防止裝置。

        11、高溫工件未冷卻搬運,造成高溫工件燒傷。預防措施:高溫工件冷卻后方可搬運。

        12、熄火時關閉氧氣乙炔順序不對,引發(fā)火災。預防措施:熄火時先關乙炔再關氧氣。

        13、工作結束或離開現場時不進行安全確認,引發(fā)火災。預防措施:工作結束后擰上瓶安全帽,氣瓶應放回指定地點,并檢查現場無火災隱患后方面離開現場。

        14、高處作業(yè)未戴安全帶,造成墜落傷人。預防措施:高處作業(yè)必須佩戴安全帶。

        15、井下燒焊,未制定安全技術措施,發(fā)生火災嚴重時瓦斯爆炸。預防措施:井下燒焊,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

        16、氣瓶密封、瓶閥損壞,氣體流出,引發(fā)爆炸。預防措施:氣瓶、壓力表、安全閥、密封等,應按規(guī)定定期校驗。

        17、用明火直接檢驗氣瓶膠管漏氣,造成爆炸。預防措施:檢查氣瓶和膠管漏氣時,只準用肥皂水、不準用明火試漏氣。周圍也不準有明火和吸煙。

        18、焊割時未配備滅火器材或不完好,引發(fā)火災。預防措施:作業(yè)地點必須配備滅火器材,并保證齊全、完好。

        

網友評論 more
創(chuàng)想安科網站簡介會員服務廣告服務業(yè)務合作提交需求會員中心在線投稿版權聲明友情鏈接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