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前面分析,建筑工程項目的安全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必須對識別評價出的風險進行風險處置,采取預防事故和規(guī)避風險的控制措施和方法,以消除或者減少風險、減少經濟損失。
1.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面向施工現場的所有人員,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貫穿于施工的各個階段。通過安全教育使所有人員建立安全意識,掌握本崗位的技術技能;知曉與本崗位有關的重大安全風險;了解違章操作的后果。
安全教育可分為兩方面:安全思想教育,即對全體人員進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guī)、管理制度和紀律的教育,并結合本企業(yè)的經驗教訓進行分析講解;安全技術教育,即指對專業(yè)的管理人員、技術工人進行本專業(yè)、本工種的安全技術規(guī)范和措施的教育。
2.勞動防護
在勞動條件不能從設備上加以改善的時候,勞動防護用品在預防職業(yè)性有害因素的綜合措施中,仍然是主要的防護措施。個人防護用品從用途上劃分為16類,主要包括防塵、防毒、防噪音、防高溫熱輻射、防機械外傷、防墜落、防寒、防電等。對勞動防護用品的發(fā)放應當設立專人來管理,及時地向施工人員發(fā)放性能符合要求的、清潔有效的防護用品,并對使用過的防護用品細心保養(yǎng)。
在施工現場進行安全防護時,不僅要求施工人員擁有安全防護用品,還要求他們正確使用這些用品,同時要在事故的易發(fā)、多發(fā)地點布設安全防護設施,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安全網的使用。施工現場的防護重點是“四口”(樓梯口、電梯井口,預留洞口、坑井,通道口,陽臺、樓板、屋面等臨邊作業(yè))。對洞口、臨邊作業(yè)所采取的安全防護措施,應規(guī)定由專人負責搭設與檢查,以保證安全可靠。
3.現場管理
施工現場內部存在著諸多的安全隱患,為了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引發(fā)事故,需使用連續(xù)圍擋將現場圍起,對現場實施封閉管理,在門口設立門衛(wèi),建立門衛(wèi)檢查制度,嚴禁不帶工作證的人員進入。
對施工地面需要進行硬化處理,在施工場地內布置排水設施,防止泥漿、污水和廢水外流,嚴防阻塞下水道,保持排水的通暢,在場地內進行綠化布置,改善施工環(huán)境。
現場材料的堆放要按照總平面布局圖進行,保證材料堆放整齊,對材料進行名稱、品種的分類并掛牌明示,要做到工完場清,對易燃易爆的物品分類存放。
施工現場要設立臨時消防通道,配備消防器材,并做到布局合理;對有可能造成火災事件的工種進行作業(yè)時要嚴把用火證發(fā)放關,在用火前,清除易燃易爆物品,并配備看火人員和滅火器具;施工材料的存放使用要符合防火要求等。施工現場進行防火的重點是對料具倉庫、焊接明火作業(yè)、食堂宿舍和電氣機械設備等,同時要注意季節(jié)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采取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