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安全技術防范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已引起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由于歷史和現(xiàn)實諸多條件的限制,我國安全技術防范工作中許多理論和實踐問題未能得到認真的研究和界定。本文針對實際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提出了筆者的一些思考和建議,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不妥之處,歡迎業(yè)界同仁批評指正。
??????? 一、安全防范的概念
?????????? 安全防范是一個歷史范疇的概念,它首先是人類生存的一種自然選擇,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fā)展和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其內容、形式也不斷變化,逐步形成了專門的技術和相應的產業(yè),成為社會經濟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1.安全防范的一般概念(Security&Protection)
?????????? 根據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所謂安全,就是沒有危險、不受侵害、不出事故;所謂防范,就是防備、戒備,而防備是指作好準備以應付攻擊或避免受害,戒備是指防備和保護。綜合上述解釋,是否可給安全防范下如下定義:作好準備和保護,以應付攻擊或避免受害,從而使被保護對象處于沒有危險、不受侵害、不出現(xiàn)事故的安全狀態(tài)。顯而易見,這里,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過防范的手段達到或實現(xiàn)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內涵。
?????????? 安全是一種廣義的安全,它包括兩層涵義:一是指自然屬性或準自然屬性的安全,它對應英文中的Safety;其二是指社會人文性的安全,即有明顯人為屬性的安全,它與Security相對應。自然屬性或準自然屬性的安全的被破壞,主要不是由于人的有目的的參與而而造成的,如自然災害事故(水,旱,震災等)和準自然災害事故(產品設計缺陷、環(huán)境、衛(wèi)生條件惡化等)所產生的對安全的破壞。而社會人文性安全的被破壞,主要是由于人的有目的參與而造成的,如入侵盜竊、搶劫、破壞、爆炸等違法犯罪活動所產生的對安全的破壞。因此,廣義地講,安全應該包括Safety和Security兩層含義,而我們常說的安全防范主要是狹義的安全:Security,國外通常叫“保安”。
??????? 2.損失預防與犯罪預防--安全防范的本質內涵
?????????? 在西方,不用“安全防范” 這個詞,而用損失預防和犯罪預防(Loss Prevention & Crime Prevention)這個概念。正像中文的安全與防范要連在一起使用,構成一個新的復合詞一樣,在西方,Loss Prevention和Crime Prevention也是連在一起使用的。損失預防與犯罪預防構成了Safety/Security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在國外,Loss Prevention通常是指社會保安業(yè)的工作重點,而Crime Prevention則是警察執(zhí)法部門的工作重點。這兩者的有機結合,才能保證社會的安定與安全。從這個義上說,損失預防和犯罪預防就是安全防范的本質內涵。
??????? 綜上所述,安全防范既是一項公安業(yè)務(警察執(zhí)行部門),又是一項社會公共事業(yè)和社會經濟行業(yè)。它們的發(fā)展和進步,既依賴于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進步,同時又為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fā)展提供創(chuàng)造優(yōu)越的社會環(huán)境。
??????? 3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
?????????? 需要指出的是,損失預防(Loss Prevention)仍然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廣義上講它包括防災減災和公共安全兩大領域。就公共安全而言,它不僅包括以防盜、防劫、防入侵、防破壞、防爆炸為主要內容的“安全防范”,而且包括防火安全、交通全安信息安全、通信安全、人體防護以及法庭科學等諸多方面的內容。由于社會公共安全的需求和防范技術的不斷進步,在社會公共安全事業(yè)興起和發(fā)展的過程中,服務于社會公共安全的科學技術也應運而生,并得到迅速發(fā)展,逐漸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科學技術體系,這就是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而“安全防范技術”是它的重要組成部分。
??????? (1)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的定義
?????????? 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是一門新興的科學技術,國際上尚無統(tǒng)一的定義。我國公安科技管理部門普組織各方面專家對此命題進行過多次研討。根據我國國情,對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的定義,作了如下界定:它是預防、控制、處理各種社會違法犯罪活動和治安災害事故,維護社會治安、保障社會的正常工作、生活秩序、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綜合性應用科學技術。它包括安全防范、計算機安全、偵察、物證鑒定、治安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消防、信息管理、警用通信指揮、警用武器、防護裝備等專業(yè)領域。
??????? (2)社會公共安全科技技術的特性
?????????? 從“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的定義可以看出,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的主要特點在于它的綜合性、多學科、實效性。它既包括了西方“損失預防和犯罪預防”(除防災減災之外)的內容,又包括了“法庭科學”(Forensic Science)的內容,既涉及自然科學的諸多學科又涉及社會人文科學的眾多領域,它所要解決的不僅是損失預防(治安災害事故預防)和犯罪預防的問題,還包括對事故和犯罪的控制與處理。在預防、控制、處理各種損失、犯罪和治安災害事故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上,都要十分強調手段的實效性,即:要預防得好、控制得住、處理的及時、否則就會釀成大禍,就會造成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甚至影響社會安定,影響社會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 二、安全防范技術與安全技術防范
??????? 1.安全防范的三種基本防范手段:人防、物防和技防
?????????? 如上所述,安全防范是社會公共安全的一部分,安全防范技術及其產業(yè)是社會公共全科學技術及其產業(yè)的一個分支。就防范手段而言,安全防范包括人力防范、實體(物)防范和技術防范三個范疇。其中人力防范和實體防范是古而有之的傳統(tǒng)防范手段,它們是安全防范的基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些傳統(tǒng)的防范手段也不斷融入新科技的內容。技術防范的概念是在近代科學技術(最初是電子報警技術)用于安全防范領域并逐漸形成一種獨立防范手段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新的防范概念。由于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普及、應用,“技術防范“的概念也越來越普及,越來越為警察執(zhí)法部門和社會公眾所認可、所接受,以致成為使用頻度很高的一個新詞匯,技術防范的內容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更新。在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的當今時代,可以說幾乎所有的高新技術都將或遲或早地移植或應用于安全防范工作中,因此“技術防范”在安全防范中的地位和作用將越來越重要,它將帶來安全防范的一次新的革命。
??????? 2.安全防范的三個基本防范要素:探測、延遲與反應
??????? (1)探測Detection 感知顯性和隱性風險事件的發(fā)生并發(fā)出報警
??????? (2)延遲Delay 延長和推延風險事件發(fā)生的進程
??????? (3)反應Response 組織力量制止風險事件的發(fā)生所采取的快速行動。
????????? 在安全防范的三種基本手段中,要實現(xiàn)防范的最終目的,都要圍繞探測、延遲、反應這三個基本防范要素開展工作、采取措施,以預防和阻止風險事件的發(fā)生。當然三種防范手段在實施防范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
????????? 基礎的人力防范手段,是利用人們自身的傳感器(眼,耳等感官)進行探測,發(fā)現(xiàn)防害或破壞安全的目標,做出反應:用聲音警告、恐嚇、設障、武器還擊等手段來延遲或阻止危險的發(fā)生,在自身力量不足時還要發(fā)出救援信號,以期做出進一步的反應,制止危險的發(fā)生或處理已發(fā)生的危險。
????????? 實體防范的主要作用在于推遲危險的發(fā)生,為“反應”提供足夠的時間?,F(xiàn)代的實體防范,已不是單純物質屏障的被動防范,而是越來越多地采用高科技的手段,一方面使實體屏障被破壞的可能性變小,增大延遲時間;另一方面也使實體屏障本身增加探測和反應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