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學反應與熱量傳遞
?
幾乎所有化學轉化都離不開熱量傳遞。雖然傳熱裝置都已標準化,但其使用特點卻有很大不同。如果夾層內壁兩側的物流能互相反應,就應該安裝特殊的檢測裝置,進行檢漏和報警。傳熱面的結垢會慢慢降低傳熱效率。如果傳熱很快并且是在高溫下進行,如燃燒爐中的輻射管,管路上的垢層會形成熱點,軟化甚至損壞管路。壓力容器以及內部或外部的加熱或冷卻蛇管結垢會降低設備的傳熱能力,有時會使反應失控。入口和出口聯(lián)線上的溫度和壓力測定一般能給出傳熱能力降低的警示,一旦達到危險限度,應該有視聽信號報警。更嚴格的應該有自動關閉供油線路和自動啟動通風系統(tǒng)的設施。還有按比例增加的問題。反應器的體積按其尺寸的立方增加,而夾套傳熱面積僅按其尺寸的平方增加。
除非反應器攪拌非常有效,處理的物質不很黏稠,以及通過冷卻面的溫度降很小,反應器內存在明顯的徑向溫度梯度。如果從器壁到反應器中心的溫度降是10℃,反應器中心的反應速率將比器壁附近的倍減。測溫儀表一般安裝于反應器的固定點,觀測不出存在的徑向溫度梯度,而且,指示的溫度往往不是溫度的平均值。
一般是通過熱交換控制和調節(jié)反應過程。對于穩(wěn)定操作,熱量移出應和其生成速率平衡??紤]遵守Arrhenius定律的簡單的放熱反應,其產熱速率可表示為
??? dQ/dt=Aexp(-E/RT) (1)
如果反應是在夾套式反應器中進行,熱移出速率則表示為
??? dQ′/dt=UB(T—T0) (2)
式中? Q和Q′分別為反應熱和移出熱;t為時間;A為常數;T為反應混合物溫度;T0為冷卻水溫度;U為傳熱系數;B為傳熱面積;R為氣體常數。由式(1)和式(2)可見,放熱反應的熱生成速率與溫度呈指數律,而熱傳遞速率則與冷卻介質與物料間的溫差成線性關系。這常是產生事故的原因。
?
二、相平衡與組元分離
?
多相系統(tǒng)的平衡準則要求處于平衡的各相必須滿足熱平衡、機械平衡和相平衡條件,即各相的溫度、壓力和組元逸度必須分別相等。Gibbs相律規(guī)定了多相系統(tǒng)獨立的強度變量數,各相組元逸度相等的相平衡判據式則給出了各相組成隨溫度和壓力變化的數學表達式。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力下,各組元的揮發(fā)度或溶解度不同,而各相組成隨溫度和壓力則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的變化。據此,人們設計不同形式的一級、二級或多級單元操作,實現(xiàn)組元的分離。
1.蒸餾
(1)易燃液體的蒸餾
蒸餾可以是間歇的或連續(xù)的,在大氣壓下、真空下或壓力下操作,存在著空氣進入、蒸氣排出的可能性。在蒸餾操作中,由于蒸氣是在塔板或填料層中與塔頂冷凝器回流液逆流分級產生的,易燃液體的組成在不斷變化,其閃點是不確定的。這樣,易燃液體的蒸餾操作本身就有著固有的危險。
如果溶質和溶劑回收不包含二次蒸餾或蒸發(fā)操作,用液—液萃取替代蒸餾是合理的考慮。作為替代方法,也可以把塔器和輔助設備的總量減至最低限度,例如
?、偃サ艋亓魍玻?br />
?、趹蒙仙龤饬髦牟糠掷淠僮?,去掉物料預熱器;
③兩個蒸餾塔應用側流合而為一,節(jié)省一個冷凝器和一個再沸器。
(2)蒸餾操作的危險性
蒸餾塔釜容有大量的沸騰液體,塔身和冷凝器則需要有數倍沸騰液體的容量。應用熱環(huán)流再沸器代替釜式再沸器可以減少連續(xù)蒸餾中沸騰液體的量。這樣的蒸氣發(fā)生再沸器或類似設計的蒸發(fā)器,其針孔管易于結垢堵塞造成嚴重后果,應該選用合適的傳熱流體。還需要考慮冷凝器冷卻管有關的故障,如塔頂沾染物、餾出物和回流液,以及冷卻介質及其污染物的影響。
蒸餾塔需要配置真空或壓力釋放設施。水偶然進塔,而塔溫和塔壓又足以使大量水即刻蒸發(fā),這是相當危險的,特別是會損壞塔內件。冷水噴入充滿蒸氣而沒有真空釋放閥的塔,在外部大氣壓力作用下會造成塔的塌陷。釋放閥可安裝在回流筒上,低溫排放,也可在塔頂向大氣排放。應該考慮夾帶污物進塔的危險。間歇蒸餾中的釜殘或傳熱面污垢、連續(xù)蒸餾中的預熱器或再沸器污染物的積累,都有可能釀成事故。
2.吸收
吸收是指氣體混合物在溶劑中選擇溶解實現(xiàn)氣體混合物組元的分離。如在污染控制中常見的,溶質的濃度很低,這時就稱為“洗氣”。有時,相當少量的氣體的斷續(xù)排放,可用插入容器中液體的噴管簡單鼓泡完成吸收。需要監(jiān)測溶劑的補充和溢流以及防止氣體回吸。為了安全,容器中的液面應自動控制和易于檢查。對于毒性氣體,必須有低液位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