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目的:通過對食品安全的調查,關注食品安全,開展食品安全的知識宣傳,加強同學們對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認識。
時間:2010年5月9日
地點:河北科技大學
對象和范圍:河北科技大學內廣大學生
方法:問卷調查法
調查背景: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成為人們備受關注的焦點。近幾年來,世界上的一些國家和地區(qū)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一些食品安全的惡性事件,盡管現代科技水平已經發(fā)展到相當水平,但食源性的疾病不論是在發(fā)達國家,還是在發(fā)展中國家,都沒能得到有效地控制,仍然正在或是潛在地威脅著人民的健康,因此,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最關注的衛(wèi)生問題之一。隨著食品種類越來越豐富,產品數量供給越來越充足,在一定的食品供求平衡之下,食品的安全問題也漸漸地浮出水面。
從食品的來源來看,現代科技越來越發(fā)達,但是農藥等的出現,正在逐漸打破生態(tài)的平衡,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糧食、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的收成,但是,里面摻雜的農藥成份也可以逐漸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時對人體造成損害。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追求“綠色食品”,講求無污染、無公害。
從食品的加工過程來看,一方面,有些規(guī)模比較小的工廠,由于技術、設備、人員、資金、材料等方面有限,在加工過程中難免有著技術、衛(wèi)生等的缺陷,劣質的產品對人的身體健康不利。另一方面,在現在浮躁的市場中,有些商家為了追求最大利潤,一時糊涂,置人民健康于不顧,食品安全問題事件不斷發(fā)生,例如“三聚氰胺奶粉生產雪糕”、“雙匯瘦肉精”、“地溝油”、“用牛肉膏讓豬肉變牛肉多吃致癌”、“青島福爾馬林浸泡小銀魚”、“染色饅頭”、“毒豆芽”、“毒生姜”、“珍珠奶茶-吃珍珠等于吃塑料”、“南亭北亭等黑作坊”、“大排檔”等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嚴重損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從食品的走向問題來看,食品損壞、過期后不利于身體健康,對那些在買東西時不習慣查看保質期以及是否破包的同學,食品安全問題堪憂。
從人們的自身角度來看,人們的食品衛(wèi)生安全知識匱乏,一般的,人們的食品安全衛(wèi)生知識大都是通過日常的生活經驗積累而形成的,多數人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該吃什么或怎么吃才是安全的,而在食物中毒中家庭食物中毒的報告起數和死亡人數也占了為數不少的比例。
民以食為天,食品是人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最基本的物質條件,食品安全問題涉及了人的最基本的權利保障,因此通過對食品安全的調查,關注食品安全,開展食品安全的知識宣傳,加強同學們對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認識。
調查報告中反映的問題:
一、 當代大學生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
調查報告顯示,68%的大學生把食品安全問題放在了首位。“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人類生長、經濟騰飛、社會進步時刻離不開食品,離不開安全、衛(wèi)生、營養(yǎng)的食品,也就是說,食品安全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健康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關系到政府和國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經成為了衡量人民生活質量、社會管理水平和國家法制建設的一個重要標準。作為新一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當代大學生通過網絡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取食品安全問題方面的最新消息,而就在這幾年來,被公開曝光生產和銷售偽劣、有毒有害食品的事件層出不窮,受害者成千上萬。在大學生身邊,有些黑快餐店店主在骯臟的工作環(huán)境中制造食品提供給附近的大學生,他們大都采用地溝油,劣質肉類做成外賣,從中謀取暴利。多年來,政府部門對生產出售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治理整頓還沒有做到法規(guī)化、制度化,沒有做到全面統(tǒng)籌治理,因此,制假售假現象屢禁不止,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大學生們哪能不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
二、 當代大學生普遍認為周圍的食品安全不達標
調查報告中顯示,78%的大學生認為周圍的食品安全不達標。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狀況并不容樂觀:食品制造過程中使用劣質原料,添加有毒物質的情況仍然難以杜絕;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濫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學添加劑,加工食品過程中使用劣質原料;劇毒農藥、獸藥大量使用,農產品、禽類產品的安全狀況也不容樂觀;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質殘留于禽、畜、水產品體內;生物技術和食品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帶來的負面效應;周邊國家疫情的頻繁發(fā)生;國內外人口流動的增加;新疫病的出現和原已消滅的重大疫病的死灰復燃。面臨轉基因食品的潛在威脅,盡管目前還沒有足夠證據證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類有害,但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問題已引起人們的密切關注。
三、 在市場經濟中,引起食品安全問題泛濫的原因分析
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一是我國國民的食品安全意識很薄弱,經過一次事件后,往往不去深究其深層次的原因,沒有長遠的目光,買到問題食品時自認倒霉,而不是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二是行業(yè)誠信危機和社會責任的缺失,比如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早在一年前就已經在美國的寵物食品中查出,并且禁止添加,而中國的個別企業(yè)卻往嬰幼兒奶粉中添加此類物質,導致大頭嬰事件發(fā)生,真令人汗顏;三是政府對食品安全問題的監(jiān)測力度不夠大,通常都是等問題發(fā)生引起媒體報道了,相關部門才去進行調查補救;四是政策法規(guī)不健全,在食品安全問題方面的規(guī)范上面處罰力度不夠,震懾不到有關企業(yè);五是標準滯后,國家監(jiān)管部門在食品安全問題方面不更新跟進,沒有能夠與時俱進;六是國民檢舉力度不夠,國民事不關己的態(tài)度間接地助長了食品安全威脅,這也體現著檢舉制度有待完善提高。
結論與建議:
食品安全問題是我們每一個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時要勇于檢舉,維護自身與他人的合法權益。另外,我建議相關部門采取積極應對措施,從田頭到餐桌,對食品進行全過程管理,防患于未然。
一、 完善法規(guī),聯(lián)合執(zhí)法。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guī)的建設,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證,其次,組建聯(lián)合執(zhí)法網,明確各級政府和部門的職責,加強各部門的溝通和協(xié)調,以切實形成合力。
二、 強化對食品源頭污染的治理。保障農產品消費安全,推進和完善農產品質量認證認定制度,而除了檢測和嚴格把關外,更要從源頭上就鼓勵和保護安全優(yōu)質無公害的農產品生產基地。當然,還應該規(guī)范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的管理使用,限制杜絕高毒高殘留農業(yè)投入品的生產使用和銷售。
三、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管理。食品安全保障部門齊心協(xié)力,切實改善行政效率,加強監(jiān)管力度,加快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建設。同時,提高食品安全監(jiān)測和控制技術,從源頭上杜絕有毒有害及不達標產品的產生與流入。
四、加強行業(yè)自律。食品生產企業(yè)的生產,必須按照相關的要求組織生產,并經檢驗合格方可入市,食品銷售企業(yè)保證所售食品合法正規(guī),食品經營單位要嚴格把關,拒絕不當企業(yè)介入經營,食品協(xié)會提高自律,維護各行業(yè)及消費者的權益。
五、加強輿論監(jiān)督,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宣傳食品安全科普知識,讓消費者掌握正確的食品安全消費知識,參與食品安全管理,對惡意造假坑害百姓的不法分子要堅決揭露予以曝光,對守法經營企業(yè)要予以保護宣傳和鼓勵引導,正確認識媒體言論,以免誤入歧途,堅決打黑打假,最終將假冒偽劣產品清除出消費市場。
我相信,在政府、社會、個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保障食品安全的良性發(fā)展,讓廣大群眾時刻都能夠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開創(chuàng)食品安全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中國食品安全態(tài)勢分析》 賈敬敦,陳春明 中國農業(yè)技術出版社
【2】厲建榮.我國超市食品安全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2009
【3】21世紀中國食品安全問題 來自: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 2001,第02期
【4】張遠.我國食品安全分析與對策 2005
【5】國外食品安全研究和管理的現狀 2001,第06期
【6】胡慧敏.我國食品安全監(jiān)測現狀及其發(fā)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