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礦透水事故是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的重點防范內容之一,本文著手利用安全系統工程的原理,并依據國內的相關安全要求,探討煤礦透水事故的人防、物防等內容。
【關鍵詞】煤礦透水、探水、排水、防水、人防、物防、人員安全教育、培訓。
中圖分類號:o741+.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引言
依據國家安監(jiān)總局及煤監(jiān)局的官方數據,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較大的煤礦透水事故在2000年上報有3起,2001年上報的有5起,2002年上報13起,2003年上報6起,2004年上報1起,2005年上報12起,2006年上報42起,2007年上報25起,2008年上報19起,2009年上報10起,2010年上報17起,2011年上報15起。
縱觀國內煤礦透水事故歷史,可以看出煤礦透水事故呈波浪狀逐漸上升狀態(tài)。而究其原因,筆者發(fā)現有一條規(guī)律,就是嚴抓管理時,事故發(fā)生頻率略有減緩,而在嚴打過后,事故又呈直線上升態(tài)勢。雖然近幾年,隨著國家對煤礦的安全監(jiān)管力度不斷加大,煤礦透水事故概率略有減緩,但本人認為煤礦透水事故仍是礦山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預防透水事故仍需安全管理人員的不斷努力。
筆者通過對近幾年的煤礦管理工作進行總結,認為煤礦透水事故管理有法,預防有巧,防治結合能從根本上防止事故的發(fā)生。本文主要從人防上進行簡單論證,并依據國內的相關要求,對物防透水事故做出些少個人見解。
下面淺析煤礦透水事故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2 煤礦透水事故的基本原因
煤礦透水事故的原因,國內外已有成千上百套書籍進行總結過,依據《安全評價》(第三版,該書是國家安監(jiān)總局指定的安全評價師教材)的總結,認為:
1、在煤礦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由地表塌陷或地質構造形成裂隙、通道進入礦井的地表水危害,采空區(qū)和廢棄巷道中的積水危害,以及原巖溶洞、裂隙等構造中的原巖水體的危害。產生水害的主要原因有:采掘過程中沒有探水或探水工藝不合理;采掘過程中遇到含水地質構造;爆破、鉆孔時揭露水體;地壓活動揭露水體;排水設施、設備設計或施工不合理;采掘過程中違章作業(yè);沒有及時發(fā)現突水征兆;發(fā)現突水征兆時沒有及時采取有效的探水、防水措施;采掘過程中沒有采取合理的疏水、導水措施,采空區(qū)、廢棄巷道積水未排;巷道、工作面和地面水體內外連通;降雨量突然加大時,造成井下涌水量突然增大。
2、危害或破壞形式。礦井、地表水或突然降雨都可能造成礦井水災事故,這些事故包括:
①采掘工作面突水;
②采掘工作面或采空區(qū)透水。由于地質構造或采掘使采空區(qū)與儲水體連通,使大量的水體直接進入采空區(qū),從而使采空區(qū)、巷道甚至礦井被淹;
③地表水或突然大量降雨進入井下。通過裂隙、溶洞、廢棄巷道、透水層、地表露頭與采空區(qū)、巷道、采掘工作面連通,使大量的水體通過采空區(qū)進入作業(yè)場所或直接進入作業(yè)場所。
從以人為本的角度,筆者認為,煤礦透水事故的最終原因,有以下幾點:
1、礦山企業(yè)不按要求進行開采,蠻橫亂干,一昧追求經濟利益而不顧職工生命危險。
2、礦山企業(yè)不懂煤礦的開采原理,不懂工藝流程,不懂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忽略透水風險的存在。
3、安全管理人員及現場職工未發(fā)現事故跡象或發(fā)現事故跡象時,未按要求上報主管單位或主管人員,導致事故未能得到控制而發(fā)生事故。
4、事故應急措施失效或存在缺陷。
3 煤礦透水事故的防范措施
筆者認為,煤礦透水事故的防范措施,無非兩方面,一是人防,二是物防。
人防,就是開采過程中,人員及時發(fā)現事故預兆,及時采取措施。
物防,就是從開采工藝、開采方法、硬件設備及作業(yè)環(huán)境等方面著手進行防范。
怎樣做好人防及物防呢?
一、人防
1、人防的基礎及關鍵是安全教育及培訓。
如果礦山企業(yè)的安全管理人員及現場作業(yè)人員能夠及時識別煤礦透水事故的征兆,能及時做好事故發(fā)生前的防范工作,煤礦透水事故又何愁其會發(fā)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