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工程質量是工程之本。本文首先歸納了建筑工程的鋼筋、砂石、水泥等常見問題,分析了建筑施工管理的原則,闡述了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的意義,最后研究了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方法,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和科學性,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建筑工程;問題;施工技術管理;方法
1 建筑工程常見問題
1.1 鋼筋常見質量的問題
一些施工企業(yè)看重效益,不看重質量,低價購買一些不合格的鋼材如地下小煉鐵廠、黑工廠生產的羅紋鋼或圓鋼,或者是從廢品回收站買來生銹鋼材,致使鋼結構強度和韌度達不到要求,鋼筋抗拉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
對鋼筋制作加工不規(guī)范,例如:鋼筋綁扎搭接長度、焊接長度不夠、焊縫不飽滿、焊縫高度不符合要求。梁板鋼筋搭接位置不當、柱縱筋搭接位置未按規(guī)定錯開,抗震箍筋彎鉤不符合135°要求,柱的縱筋伸入基礎內未成七字腳,懸挑陽臺板頂面未設置負筋,踩筋嚴重。板底鋼筋墊塊不足;板頂鋼筋馬凳支撐不足;梁內縱筋間距小,不便澆灌。這些材料若用在居民日常的平房建造中,由于這類住宅往往采用一層四合院結構,頂部不再承重和負載,一般不易發(fā)生問題,但如果用于樓房建筑,就容易出現(xiàn)斷筋、開裂、墻體變形等質量問題。
1.2 沙石的質量問題
一些施工企業(yè)為省工錢趕進度,一是以次充好,該用石砂時不用石砂,而用價格稍低的石粉代替或摻雜部分石粉;二是砂子不上鐵篩,連大帶小,一齊拌入混凝土中;三是砂子中泥土含量太高,不經水洗,直接用于施工。這些做法導致的問題是混凝土強度不夠,取樣打壓后,不符合要求,用在基礎上容易誘發(fā)樁基偏位,基礎下墜,用于頂部時發(fā)生頂部開裂滲漏現(xiàn)象。
1.3 水泥不達標導致混凝土的質量問題
從 2008 年起國家已明令禁止生產 325# 水泥,可是一些企業(yè)見利忘義,抓住水泥市場緊缺的機會,只顧產量,不管質量,生產的水泥名為 425#,實際上連 325# 的標準都達不到,致使灌筑的頂20天都拆不了模板,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嚴重的財產損失混凝土是土建結構的重點,尤其在框架、結構中,應特別注重,它直接影響到安全使用?;炷恋馁|量必須是施工管理的首控目標;隨著環(huán)保要求日益提高,很多地區(qū)早已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但也有個別商品混凝土出現(xiàn)質量問題,如攪拌站運送混凝土距離較遠,故攪拌過稀,水灰比過大,影響了質量?;炷潦┕r,還經常出現(xiàn)混凝土振搗棒插入深度不到位,振搗不密實,憑個人經驗操作,對復雜的節(jié)點,如遇到鋼筋密集,不孔洞、混凝土柱采取措施,不增加人工插釬搗實,出現(xiàn)蜂窩麻面、爛腳等現(xiàn)象等。
2建筑施工管理的原則
對項目施工而言,質量控制,就是為了確保合同、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質量標準,所采取的一系列檢測、監(jiān)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進行項目施工質量控制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2.1堅持“質量第一,用戶至上”
市場經濟經營的原則是“質量第一,用戶至上”。房屋建筑產品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較長,是“百年大計”,直接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所以,工程項目在施工中應自始至終地把“質量第一,用戶至上”作為質量控制的基本原則。
2.2以項目團隊成員為管理核心
建筑施工企業(yè)在組織工程項目施工時,幾乎所有的資源都會固化在最終的工程產品上,移交給業(yè)主。但是,人力資源卻是例外的。相反,通過一個又一個項目的鍛煉和積累,項目團隊成員會變得更加成熟,這也正是企業(yè)獲得項目經濟效益之外的收獲。因此,建筑施工企業(yè)應注重對員工的管理,包括績效管理,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培訓和提高等等,這是保證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的基本要求。人是質量的創(chuàng)造者,質量控制必須“以人為核心”,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增強人的責任感,樹立“質量第一”觀念,通過提高人的素質來避免人的失誤,以人的工作質量保證各工序的質量、促進工程質量。
2.3以預防、預控為主
以預防為主,就是要從對質量的事后檢查把關,轉向對質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從對產品質量的檢查,轉向對工作質量的檢查、對工序質量的檢查、對中間產品的質量檢查,這是確保施工項目的有效措施。
2.4堅持質量標準、嚴格檢查
質量標準是評價產品質量的尺度,數據是質量控制的基礎和依據。產品質量是否符合質量標準,必須通過嚴格檢查,用數據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