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積極采用科技成果,努力提高施工技術水平是創(chuàng)造優(yōu)質量工程重要條件施工質量控制與技術因素息息相關, 技術因素除了人員的技術素質外,還包括裝備、信息、檢驗和檢測技術等。國家建設部《技術政策》中指出:要樹立建筑產品觀念,各個環(huán)節(jié)要重視建筑最終產品的質量和功能的改進,通過技術進步,實現產品和施工工藝的更新換代??萍际堑谝簧a力,體現在施工生產活動的全過程,技術進步的作用,最終體現在產品質量上。為了工程質量,要重視新技術,新工藝的先進性,適用性,在施工的全過程要建立符合技術要求的工藝流程,質量標準,操作規(guī)程,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不斷地改進和提高施工技術以及工藝水平,確保工程質量。
4.加強房屋建筑項目施工現場管理,做好整個施工過程的監(jiān)理工作施工現場的文明施工、施工生產的組織和實施、技術質量管理的實施、檢查、復核和監(jiān)督、物料進場、檢驗、試驗和使用管理等,構成了施工現場管理系統(tǒng)。
為了加強項目施工現場質量控制,明確各地施工階段質量控制重點,在施工現場質量管理過程中確立事前質量控制, 事中質量控制和事后質量控制三個階段。事前質量控制是指在正式施工前,是以整個項目施工現場為對象而進行的各項施工準備。準備的基本內容包括:施工技術準備;施工物質準備;施工組織準備;現場準備。施工過程中進行的質量控制即全面控制施工過程,其具體措施是:質量控制有對策;施工項目有方案;技術保證有交底;圖紙會審有記錄;配制材料有試驗;隱蔽工程有驗收;計量器具校正有復核; 設計變更有手續(xù); 鋼筋代換在制度; 質量處理有復查;成品保護有措施;行使質控有否決;質量文件有檔案。事后質量控制是指在工程項目完成施工過程形成產品的質量控制。準備竣工驗收資料,按規(guī)定的質量評定標準, 對已完成的分項、 分部工程, 單位工程進行質量評定。
5.建設好現場質量管理制度
(1)質量責任制度。人是工程施工的操作者、組織者和指揮者。人既是控制的動力又是控制的對象;人是質量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不合格產品、失誤和工程質量事故的制造者。在整個現場質量管理的過程中,應該以人為中心, 建立質量責任制, 明確從事各項質量管理活動人員的職責和權限,并對工程項目所需的資源和人員資格做出規(guī)定。
(2)技術復核制度。包括建立嚴格的技術管理體系和做好施工過程技術控制。
(3)質量事故報告和處理制度。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設計失誤,原材料、半成品、構配件、設備不合格,施工工藝、施工方法錯誤,施工組織、指揮不當等責任過失的原因造成工程質量不符合規(guī)定的質量標準和設計要求或造成工程倒塌、報廢或重大經濟損失的事故,都是工程質量事故。 建立和執(zhí)行質量事故報告和處理制度是指在質量事故發(fā)生后由有關人員進行質量事故的識別和評審,分析產生質量事故的原因,并制定處理質量事故的措施,經相應責任部門審核批準后進行處理,并經相關部門復核驗收載中。
總之,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是一個社會化、企業(yè)化的問題,從知識的角度來看它不僅涉及社會科學領域,與自然科學更是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建筑施工企業(yè)管理、生產組織、工藝方法、材料、機械等等,都與工程質量與安全密切相關。 為防止質量與不安全行為的發(fā)生,在施工項目管理中,可以采取擴大其內涵,縮小其外延的作法,把與工程質量和安全相關的活動,諸如工藝方法的改進、 新材料的使用等等,都納入質量與安全生產管理的范疇,并采取有效手段落實監(jiān)控措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防止所有可能發(fā)生的事故,把各種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最終形成生產促質量,質量保安全的良性循環(huán),有力保障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周堅民,張曉陽,王建華. 房屋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的質量安全控制探討[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1,(12) .
[2] 邢普照. 芻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安全管理措施[J]. 中國房地產業(yè), 2011,(03) .
[3] 劉全霞,李慧竹. 房屋建筑施工質量監(jiān)理過程常見的問題及措施[J]. 河南建材, 2011,(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