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職業(yè)性的放射工作人員和公眾,通過攝入放射性核素所產生的待積有效劑量也要低于GB18871-2002所規(guī)定的劑量限值,因此必須嚴格控制放射性核素的排放。
對患者的放射性排泄物收集與處理要有足夠的重視:
?? 注射過或服用過放射性藥物的病人的排泄物,必須通過醫(yī)院提供有防護標志的專用廁所,實施統(tǒng)一收集和管理,規(guī)定病人住院治療期間不得使用其他廁所。專用廁所應具備使病人排泄物迅速全部沖洗入池條件,而且隨時保持便池周圍清潔;專用化糞池內排泄物貯存10個半衰期后排入下水道系統(tǒng);池內沉渣如難于排出,可進行酸化,促進排入下水道系統(tǒng)。
?? 因為我科沒有專業(yè)化病房,無專用廁所和專用化糞池,沒有辦法對患者統(tǒng)一管理,所以只有應根據(jù)不同核素排泄特點,為注射和服用放射性藥物(131I、32P)的住院治療病人提供具有輻射防護性能的尿液、糞便收集器和嘔吐物收集器。最后將收集物存放10個半衰期后,作一般廢物處理。注意收集含131I病人排泄物時,必須同時加入NaOH或10%KI溶液后密閉存放待處理。注射或服用放射性藥物的門診病人排泄物以及符合出院條件的病人排泄物不需要收集。
氣載廢物的處理:
?? 對于使用133Xe診斷檢查病人的場所,應具備回收病人呼出氣中133Xe的裝置,不可直接排入大氣。放射性濃度小于或等于"公眾導出空氣濃度"DAC(公眾)的氣載廢物為非放射性廢氣,可以直接排放,其它放射性核素開放操作場所應具備良好的通風設備,最好在獨立的通風系統(tǒng)中加置放射性氣溶膠吸收過濾裝置,以減少排泄。
用于設備質控的密封源的處理:
?? 用于診斷核醫(yī)學的鈷-57泛源,解剖標記等,以及用于檢查活度計的鈷-57、銫-137及其它標定源應運送到批準的廢物處理機構處理或回交給生產銷售商。
?
建立建全廢物管理制度:
?? 放射性核素及放射性藥物的生產與使用單位應有專(或兼)職廢物管理人員負責廢物的收集、分類、存放和處理,管理人員應熟悉廢物管理原則和掌握劑量監(jiān)測技術,并必須在作業(yè)時使用個人防護用具和防護設施,防止超劑量照射。
?? 必須設廢物存貯登記卡記錄廢物主要特性和處理過程并存檔備案;有防止發(fā)生廢物丟失、被盜、容器破損和災害事故的安全措施;貯存室的顯著位置應設安全警戒信號。
?對于密封放射源的廢棄和處理,應運送到批準的廢物處理機構處理,并存檔備 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