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管理已經向服務方面轉化。為了更好地貫徹“依法行政,服務社會”的理念,不斷提高行政效能和社會滿意度,就要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加強海事文化建設,為搞好“三個服務”,為打造平安長江,為構建和諧海事作貢獻。
一、安全文化與“三個服務”的內涵和辨證關系
安全文化既是一種安全管理的理念,譬如主動服務,質量意識,憂患意識等等,又是一種安全管理中的好的做法,是一種社會實踐。安全文化是做好“三個服務”(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服務、為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為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服務)的有力保障和促進作用,“三個服務”又能夠從實踐中總結出一套好的作法和成功經驗,形成一定的安全文化氛圍。二者是相互作用、相輔相成的。
二、安全文化在“三個服務”中的作用現狀
當前,“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各項安全措施不斷創(chuàng)新,安全管理規(guī)律不斷探索和運用,極大地提高了安全管理效率和社會滿意度。然而還存在著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發(fā)展水平也不平衡。譬如長江海事局推行的“八個一”標準化海事處和“四個一”標準化辦事處建設,一部分海事處或辦事處已達標,另一部分單位則還處在起步階段。對已達標的單位是如何深化的問題,尚未達標的則更應該努力趕上。無論是已達標的還是未達標的均應該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探索出一套各具特色的安全管理新路子,以適應海事管理之需要。安全文化是一種理念,同時也是一個平臺。只有通過這個平臺,我們才能更好開展“三個服務”。筆者結合“牢記宗旨,主動要好服務”主題活動加以闡述。
1.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服務是安全文化建設的根本要求
航運業(yè)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份。水運擔負著為國民經濟重要原材料運輸等。如何實現人、物的安全位移對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至關重要。當今,海事在社會生產和社會分工方面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獨具特色的安全文化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筆者長期從事海事管理工作,對海事的發(fā)展了然于心。筆者認為要做好海事管理工作要從大處著眼、細處著手。將管理向服務延伸并非是一句空話,而是要求我們要主動作為。搞好“三個服務”也不是泛泛而論,而是要結合我們的安全監(jiān)管這一中心工作來開展。我們平時開展巡航巡查,保障通航安全、航道暢通、水運市場有序營運不就是我們?yōu)閲窠洕盏木唧w體現嗎?再者筆者所在的牛頭山海事處有兩項重點工程在施工,其一是池州海螺三期碼頭工程,其二是太子磯水道中段炸礁工程。對這兩項重點工程,筆者所在的海事處領導和相關人員多次走訪,相互溝通。還與池州海螺水泥公司、太子磯中段炸礁工程施工方進行文明共建。每月一期《安全簡報》承載著我們主動服務的深情。對重點工作實施現場維護,一方面確保牛頭山港區(qū)和太子磯一類監(jiān)管區(qū)的通航安全,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fā)展。以上事例說明,安全文化建設需要體現在海事的中心工作中,“三個服務”也不例外。
同時,筆者認為在日常工作中就能不斷豐富安全文化的內涵。譬如注重加強形象建設和規(guī)范化建設,在政務窗口認真落實各項便民利民措施。在辦理船舶進出港簽證時,一張笑臉,一句問候,一杯水均能體現我們的人文關懷,拉近與服務對象的距離。筆者所在的海事處乒乓球桌與臺球桌均對船員開放,通過安全文化的滲透,充分展示海事文化的魅力。另外我們還注重提高效能建設,如積極推行船舶持IC卡簽證和機打票據,如在辦理前一次性告知或事前告知,避免船員多跑路,盡可能地方便船員,提高船舶營運周轉率,促進了港口貨物轉運,從而也就促進了國民經濟和地方經濟的發(fā)展。
2.為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是安全文化在實踐中的具體運用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作為海事部門,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具體來說,就是要牽牢“牛鼻子”、支持農產品運輸等。筆者認為在這方面構建海事文化就是要體現主動性,提高服務性,把握規(guī)律性。我們已經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法,比如依靠政府,多方參與,形成合力。比如進一步深化“客渡船116機制”,繼續(xù)牽牢“牛鼻子”不放松。力促客渡船隱患整改,杜絕客渡船帶病航行,隱患整改實行PDCA循環(huán)。加強客渡船GPS監(jiān)控和實施客渡船首末班報告制。落實渡口渡船“四必須”、“八不準”和客船惡劣氣候下的禁航限航制度。對學生渡口在學生上學、放學及考試期間實施現場維護。支持和督促掛槳機船更新改造。為轄區(qū)客渡船免費贈送救生衣和發(fā)放安全資料,等等。這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是我們海事人員長期探索的結果,是海事人服務社會的智慧結晶。通過把握規(guī)律性,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我們的管理特色,提高我們的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
3.為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是安全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
沒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瓣P注安全,關注生命”是我們的座佑銘。江澤民同志說過“險情重于明火,防范重于救災”。要達到為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保駕護航的目的,就要運用我們的快速反應機制。只有平時多練兵,才能在關鍵時候發(fā)揮關鍵作用。長江海事126個巡航救助執(zhí)法大隊就是為應急救助而設立的安全應急待命點。目的就是要達到“人命救助,快速高效”。秉持這種安全管理理念,筆者認為一是充分發(fā)揮巡航救助執(zhí)法大隊的水上巡航執(zhí)法與應急動態(tài)待命功能,平時執(zhí)法大隊一班人要加強應急演練,不斷提高人命救助能力。二是繼續(xù)開展渡口渡船專項整治,不斷探索安全管理長效機制。三是加強“五小船舶”管理,防止非法載客和礙航。教育與處罰并舉,寓管理于服務之中是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客渡船管理方面我們總結出的“三千精神”就是我們安全文化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