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的管理實踐,讓我們普遍感到安全管理難度較大、切實有效的安全文化氛圍難以形成,“三違”現(xiàn)象屢禁不止、重復事故不能有效杜絕、安全生產不能實行有效控制。諸如此類問題也一直是客運企業(yè)安全管理人員探索的主攻方向。筆者認為,要有效杜絕違章,減少隱患、控制事故,必須要以安全發(fā)展觀為指導,苦練“內功”,全面加強安全管理,建設強勢安全文化,實現(xiàn)企業(yè)長治久安。這是客運企業(yè)實現(xiàn)安全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一、提升全員綜合素質——夯實強勢安全文化建設根基
安全文化建設離不開“人”這個因素,這里的人既包括“管理人員”安全文化的倡導者,也包括“從業(yè)者”安全文化的感受者。由于兩者是屬于不同范疇以及工作性質的差異。筆者認為要分兩個層次來論述應該提升那些素質和如何提升綜合素質的方法和形式。
首先我們談談如何提升管理者的素質。管理者的綜合素質最終體現(xiàn)在安全工作的績效上。因此,管理者除了不斷學習專業(yè)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來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外,筆者認為還應該努力提高如下能力:一是提高做思想工作的能力。根本上說,安全工作管理的對象是駕駛員,而駕駛員的操作行為容易被思想行為所誘導。作為安全管理者就要盡可能多的了解駕駛員的思想動態(tài),并要化解其矛盾。也就是通過做思想工作,讓駕駛員放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二是要提高解惑釋疑能力。安全管理者一項比較重要任務就是將安全知識和理念傳授給駕駛員,傳授的途徑就是通過平時的培訓、教育以及談話、幫教。駕駛員受培訓的效果與管理者的授課水平有著直接的關系。我們可以通過授課比賽、模擬考核、問卷調查的形式對管理者的授課能力進行評估,并指出改正方法;三是提高分析總結的能力。作為安全管理者就是要會從事物的外表和表現(xiàn)分析出內在的原因,從而總結出規(guī)律來。比如通過分析安全隱患,找出隱患產生的根源,提出消除隱患的方法。再比如說通過歷史事故或者周邊典型事故的分析,分析出該事故發(fā)生的原因以及改進措施,避免悲劇再次發(fā)生;四是提高理性處事的能力。安全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和“感情”,因此要加強培養(yǎng)管理人員工作原則性和理性思維,提高工作的責任心和事業(yè)心。
對于駕駛員主要就是要提高安全意識、風險認知意識和安全道德觀和價值觀。對駕駛員安全意識可以通過平時的教育培訓來提高。不論是公司還是各分公司、車隊都有大量的培訓,這里不再說了。筆者想談談對培訓采取的方式和方法,比如說可以采取“培訓收費制”,先預收培訓費,考試合格后,再發(fā)給駕駛員,并對考試成績好的駕駛員進行獎勵,提高駕駛員的積極性。還可以實行“輔導員”教育制。比如說聘請交通警察為“輔導員”,讓他們給駕駛員講課,用活生生的案例來教育駕駛員,提高教育的效果。在加強駕駛員安全道德觀和安全價值觀的培養(yǎng)和教育上,除了專項的教育外,管理人員要在平時的言談舉止中表現(xiàn)出來,讓駕駛員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在增強駕駛員風險識別能力方面,可以開展群眾性的風險“預知預想”活動,通過大家共同分析,排查可能存在的風險,共同提出解決辦法。
二、完善安全文化制度——構勒強勢安全文化建設架構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安全文化氛圍形成之初,需要制度與體制的強力推行,在駕駛員安全綜合技能與素質還沒有達到自律的習慣之前,就需要依靠教育培訓、制度管理來規(guī)范和約束。制度、紀律是管理的基礎,制度不生根,紀律不嚴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安全文化就不能產生應有的作用力。客運企業(yè)不僅要貫徹執(zhí)行好上級部門有關安全法規(guī)、會議精神,而且要結合安全生產工作實際,建章立制,嚴明紀律,為安全生產提供可靠保證,這是企業(yè)安全文化建設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任務。
多年來,公司逐步建立并完善了駕駛員招聘、教育培訓制度、隱患排查整改制度、“三違”人員離崗培訓等一系列制度,并且形成了安全管理新機制。筆者認為,為了使安全管理的目標更明確,安全管理的抓手更強勁。在我們安全管理新機制的基礎上,要結合公司推行的“三精管理”,創(chuàng)新推出安全精細化管理制度體系。該制度體系以實現(xiàn)安全管理的點、線、面有效促進與結合,以個人安全的“點”促進班組安全的“線”,從而達到車隊安全管理的“面”的穩(wěn)定。該制度體系建設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以責任落實為關鍵,以簽字生效為抓手,以保障安全為目的,進一步細化安全管理的責任落實、崗位落實、現(xiàn)場落實,使各項流程更規(guī)范化,程序化、標準化。該制度體系應從“防”字入手,形成安全精細化鏈式管理體系,將每個操作流程延伸到每個作業(yè)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相互制約,規(guī)避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