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裝置 主要的登高裝置有:梯子、活梯、活動架,腳手架(通用的或塔式的),吊籠、吊椅,升降工作平臺,動力工作平臺。
1、引發(fā)登高作業(y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登高裝置自身結構方面的設計缺陷;
(2)支撐基礎下沉或毀壞;
(3)不恰當?shù)剡x擇了不夠安全的作業(yè)方法;
(4)懸掛系統(tǒng)結構失效;
(5)因承載超重而使結構損壞;
(6)因安裝、檢查、維護不當而造成結構失效;
(7)因為不平衡造成的結構失效;
(8)所選設施的高度及臂長不能滿足要求而超限使用;
(9)由于使用錯誤或者理解錯誤而造成的不穩(wěn);
(10)負載爬高;
(11)攀登方式不對或腳上穿著物不合適、不清潔造成跌落;
(12)未經(jīng)批準使用或更改作業(yè)設備;
(13)與障礙物或建筑物碰撞;
(14)電動、液壓系統(tǒng)失效;
(15)運動部件卡住。
2、下面選擇幾種裝置說明安全注意事項,其他有關裝置的安全問題可查閱相關的標準規(guī)定。
(1)梯子
a、首先,考慮有沒有更加穩(wěn)定的其他代用方法,要考慮:工作的性質及持續(xù)的時間,作業(yè)高度,如何才能達到這一高度,在作業(yè)高度上需要何種裝備及材料,作業(yè)的角度及立腳的空間以及梯子的類型及結構;
b、用肉眼檢查梯子是否完好而且不滑;
c、在高度不及5m且需要用登高設備時, 由一個人檢查梯子頂部的防滑保障設施,由另一人檢查梯子底部或腿的防滑措施;
d、要保證由梯子登上作業(yè)平臺時或者到達作業(yè)點時,其踏腳板與作業(yè)點的高度相同,而梯子應至少高過這一點1m,除非有另外的扶手;
e、在每間隔9m時,應設有一個可供休息的立足點;
f、梯子正確的立足角,大致是75度。(相當于水平及垂直長度的比例為1:4);
g、梯子豎框應當平衡,其上、下兩方的支持應當合適;
h、梯子應定期檢查,除了在標志處外,不應噴漆;
i、不能修復再使用的梯子應當銷毀;
j、金屬的(或木頭已濕的)梯子導電,不應當置于或者拿到靠近動力線的地方。
(2)通用腳手架 常用的腳手架有3種主要類型,其結構是由鋼管或其他型材做成,這3種類型是:
a、獨立扎起的腳手架,它是一個臨時性的結構,與它所靠近的結構之間是獨立的,如系于另一個結構也僅是為了增加其穩(wěn)定性;
b、要依靠建筑物(通常是正在施工的筑物)來提供結構支撐的腳手架;
c、鳥籠狀的腳手架,它是一個獨立的結構,空間較大,有一個單獨的工作平臺,通常是用于內部工作的。
安裝及使用時需注意的關鍵問題:
a、設計的機構要能保證其承載能力;
b、基礎要能保證承擔所加的載荷;
c、腳手架結構元件的質量及保養(yǎng)情況良好;
d、腳手架的安裝是由有資格的人或者是在其主持下完成的,其安裝與設計相一致,設計與要求的負載相一致,符合有關標準;
e、所有的工作平臺應鋪設完整的地板,在平臺的邊緣應有扶手、防護網(wǎng)或者其他防止墜落的保護措施,防止人員或物料從平臺上落下;
f、提供合適的、安全的方法,使人員、物料等到達工作平臺;
g、所有置于工作平臺上的物料應安全堆放,且不能超載;
h、對于已完成的結構,未經(jīng)允許不應改動;
i、對結構要有檢查,首次是在建好之后,然后是在適當?shù)臅r間間隔內,通常是周檢,檢查的詳情應有記錄并予以保存。
(3)升降工作平臺
a、平臺的結構 一般來講,此類設施由3部分組成;
a)柱或塔:用來支持平臺或箱體;
b)平臺:用來載人或設備;
c)底盤:用來支持塔或者柱。
b、安裝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a)未經(jīng)培訓的人員不得安裝、使用或拆卸設備;
b)要按產(chǎn)品使用說明書來檢查、維護及保養(yǎng)設備;
c)要有水平的、堅實的基礎面,在有外支架時,在測試及使用前,外支架要伸開;
d)只有經(jīng)過認證的人員才能從事維修及調試工作;
e)設備的安全工作載荷要清楚地標明在操作人員容易看見的地方,不允許超載;
f)僅當有足夠空間時,才能起動升降索;
g)作業(yè)平臺四周應有防護欄,并提供適當?shù)倪M出裝置;
h)只能因緊急情況而不是工作目的來使用應急系統(tǒng);
i)使用地面圍欄,禁止未經(jīng)批準人員進入作業(yè)區(qū);
j)要防止接觸過頂動力線,為此要事先檢查,并與其保持規(guī)定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