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一般規(guī)定
7.1.1? 經過安全和本工種專業(yè)技術培訓,通過考試取得合格證后,持證上崗。
7.1.2? 嚴格執(zhí)行崗位責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關規(guī)定。
7.1.3? 熟悉本崗位的結構、工作原理、技術特征和維護保養(yǎng)方法。
7.1.4? 熟悉本崗位設備開、停車順序和操作,以及檢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7.1.5? 上崗時,按規(guī)定穿戴好勞保用品。
7.2? 開車前準備
7.2.1? 檢查清理所有設備、管道、閥件無滴滲漏堵塞現(xiàn)象。
7.2.2? 儀表、電器設備、傳動裝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備好使用工具。
7.3? 運行中的操作
7.3.1? 稀釋鍋進料前必須加一定量的三煮沸二次水或一次水做底水,打開放空,接好放料管做好放料準備。
7.3.2? 放料必須開攪拌,防止局部高溫引起飛濺,放料必須緩慢進行,防止物料及稀釋蒸汽灼傷。
7.3.3? 出料前必須通知亞鈉提取崗位,待取得同意后方可吹掃管道出料;出料壓力不得高于0.2Mpa。
7.4? 停車操作
7.4.1? 停止攪拌,切斷電源,關閉各種閥門。
7.4.2? 下鍋時必須切斷攪拌機電源,懸掛警示牌,并設人監(jiān)護。
7.4.3? 反應釜必須按要求進行定期技術檢驗,檢驗不合格,不得開車運行。
7.4.4? 長時間停車,必須將稀釋鍋內物料全部排出。
7.4.5? 如遇”三停”可根據(jù)情況酌情處理。
7.5? 安全注意事項
7.5.1? 液體燒堿(或固堿):具有吸濕性、腐蝕性,對皮膚和肌肉有灼傷作用,堿可以吸收水分,使脂肪堿化,發(fā)生溶解性的壞死,并蔓延到鄰近組織中去。本車間化堿,因其在300℃左右的高溫,對人體的危險尤大,人體沾有燒堿,需要用大量水沖洗,堿濺入眼睛內特別危險,除立即用水沖洗外,應立即送衛(wèi)生所或醫(yī)院治療。
7.5.2? 堿熔物:對人體危害與濃縮堿相似,急救與防護措施亦相同。
7.5.3? 稀釋鍋進料前應按工藝加好洗水或清水,放料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操作時緩慢開堿熔鍋放料閥,將物料放入稀釋鍋內,放料速度不宜太快,防止物料及稀釋蒸汽灼傷,終了可開大閥門放料。
7.5.4? 遇堿熔放料管堵,必須用熱水疏通,操作人員固定好臨時軟管后緩慢打開蒸氣閥、水閥、流出的水匯入車間應急池。
7.5.5? 出料壓力控制在0.25MPa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