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要技術指標:
1.1 溫度
1.1.1 干燥塔進口氣溫≤38℃,進口酸溫≤50℃。
1.1.2 第一、第二吸收塔進口氣溫160~180℃,進口酸溫≤55℃。
1.2 濃度
入塔干燥酸濃度92.5~93.5%。
入塔吸收酸濃度98.3~98.6%。
1.3 淋灑密度
三塔均約為22~25m3/m2·h。
1.4 干吸指標
出干燥塔氣體水分含量<0.1g/Nm3。
出干燥塔氣體酸霧含量<0.03g/Nm3。
吸收塔SO3總吸收率≥99.95%。
2. 工藝操作規(guī)程
2.1 干吸工每小時填寫一次干吸崗位原始記錄并簽名,要求數據準確、內容完整,字跡清楚。
2.2 按時巡檢,檢查泵和電機溫升情況。
2.3 每班化驗二次干燥、吸收酸濃,便于操作。
2.4 根據二氧化硫的高低 酸濃的高低定好竄酸閥門的大小,確定加水量,調節(jié)酸濃時,一定要注意液位平衡,不能采取大起大落的操作方式。及時調節(jié)串酸閥門,控制干燥和吸收的酸濃并保持穩(wěn)定。
2.5當本裝置根據需要生產98%酸或93%酸時,串酸、產酸、酸濃、液位控制都可以進行自調。如果檢測儀表有故障而又不能及時排除時,可臨時采用人工調節(jié),以維持生產的正常進行。其調節(jié)方法是:98%酸濃度高時,串入93%酸或補充水,液位高時送入成品酸罐,或串入93%酸槽,93%酸槽液位高時,串入98%酸槽,93%酸濃度可由串入98%酸和串出93%酸來調節(jié),必要時再補水,對串酸閥和產酸閥的調節(jié)不要大起大落,要調一點看一下,穩(wěn)定了再動作。
2.6 根據技術指標,經常注意干燥塔和吸收塔進口氣體溫度,遇到反常情況及時與焙燒崗位、凈化及轉化崗位聯系。
2.7 根據技術指標,保證足夠的循環(huán)酸量,循環(huán)酸槽酸位應維護在一定范圍內,過低不能保證揚量,即需有足夠的循環(huán)酸量而不打過多,以防酸泵突然事故,酸泵故障停車而發(fā)生溢酸事故和酸發(fā)生分層現象。
2.8 隨時觀察尾氣情況,如發(fā)現煙囪冒煙過大,反常時應立即查明原因進行處理。(具體見4.)
2.9 除產酸時應取樣分析外,應根據酸濃度計指示數值和煙囪尾氣排放情況及時調節(jié)干燥酸和吸收酸濃度;分析酸濃是檢查指標的重要手段,每1~2小時必須分析測定一次。與儀表指示值進行校對。
2.10 操作及分析取樣時,必須穿戴好規(guī)定的勞動保護用具,必須掌握有關安全知識。
2.11 每小時測98%酸濃一次。
2.12? 93%、98%酸濃度分析法
分析酸濃是監(jiān)視指標的必要手段,所以必須做準,其分析方法如下:
2.12.1? 93%濃度分析法:用取樣瓶在93%酸取樣點得到樣品,將樣品在冷水中稍加冷卻10分鐘,倒入100毫升量筒,測定比重和酸溫,由表查出酸濃。
2.12.2? 98%酸濃分析法:用量筒準確量取50毫升冷卻水倒入250毫升三角燒瓶中,并將其置入冷卻水中然后量取50毫升樣品酸,緩慢倒入三角燒瓶中混合,并輕輕搖動燒瓶,當冷卻到與室溫相差±5℃時,再倒入量筒測出比重和酸溫,由表查出酸濃(附上表)。
操作時應注意,只能將酸緩緩地加入水中,不可反之,否則將會在酸的表面產生大量熱量,噴出熱液灼傷人。如遇酸灼傷馬上用大量水沖洗。
3. 系統(tǒng)開停車
3.1 開車
3.1.1 開車前的檢查和準備
(1)檢查所有管轄范圍內設備、管道、閥門、儀表等是否完好,是否符合開車要求。
(2)所有鑄鐵管應有2.45Mpa的試壓水壓不漏的合格證。
(3)檢查干燥塔除沫層封門。
(4)檢查各閥門使用是否靈活。
(5)運轉設備進行電氣檢查和試運轉。
(6)檢查酸泵安裝是否正確良好,然后關死泵的出口,經盤車后試空車,觀察運轉是否正常。
(7)檢查分析用具(溫度計、比重計、量筒、三角燒杯等)是否齊全。
(8)清除干吸塔、循環(huán)槽、地下槽等設備內的一切雜物,襯磚部分用棉紗擦凈,然后逐一密封;(干吸塔各留人孔不封死,以觀察分酸情況)。
(9)檢查冷卻水的供水系統(tǒng)是否正常。
3.1.2 灌酸和開車
(1)通知成品庫準備98%酸150噸左右(清洗二遍),作為開工母酸。
(2)將98%酸放入地下槽,通過地下槽酸泵將酸分別打入三塔酸循環(huán)槽(~12m3/槽),關閉串酸、打開酸閥。
(3)酸泵盤車,并啟動三塔酸循環(huán)泵 ,酸洗二小時后,分別將三槽污酸排出系統(tǒng)。如此,再用新酸洗滌一次。然后,再灌入新酸作開工之用。再將干燥循環(huán)系統(tǒng)進行酸洗,酸洗二小時后,將臟酸排至地下槽,再排出系統(tǒng),如此,再用新酸洗滌一次。
(4)檢查酸管有無漏酸、滲酸。
(5)轉化開車前各塔應該開正常。
(6)系統(tǒng)開車后,每小時分析取樣一次。
(7)根據酸濃變化情況,調節(jié)串酸閥和打酸泵。
注:為防止酸洗時臟酸中的雜物(如碎瓷片、酸泥等)進入板式換熱器堵塞酸流道,開泵前,關閉板式換熱器酸進口閥,打開酸出口中旁路閥,使循環(huán)洗滌酸跳過板式換熱器直接上塔。
3.2 停車
3.1 停車前,根據停車時間和檢修性質,聯系98%酸,準備母酸。
3.2 轉化吹凈三氧化硫后,主鼓風機停止運轉后,方可停干燥、吸收酸循環(huán)泵,停泵前應先關死出口閥,再停電機。
3.3 全關串酸閥、加水閥、取樣閥、產酸閥、停板式換熱器冷卻水;停止酸濃度計工作,關閉有關閥門。
3.4 停泵前注意循環(huán)酸位應控制低液位等,防止停泵后液位上漲造成滿酸;
3.5 如因其他崗位故障,需臨時短時間停車數小時,而本崗位又不需檢修,泵正常運行,僅關掉各串酸閥、加水閥、打酸閥。
3.6小修停車前,將干燥酸提高到94%左右,將冬季停車時若氣溫較低,可將吸收酸濃度降低到96~97%。
3.7 停車后須清除各處積酸并清掃所屬區(qū)域內的雜物,保持設備、工具和分析儀器的清潔。接到停車通知后,適當控制各循環(huán)槽酸的液位,防止停車時溢酸。
3.8 如果因停電、停水或大量漏酸時,應緊急停車,關閉各閥門,并通知有關崗位和班長。
3.9 檢修板換時,可將板換內的酸退入地下槽,再用泵送至循環(huán)槽。
4. 操作注意事項
? 操作過程說明,可用“四項控制”“八項注意”來說明:
4.1四項控制:
4.1.1酸濃的控制:
??? 93%硫酸酸濃的控制:93%酸用于干燥循環(huán)酸,由一吸串酸量來控制。93%酸濃低,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串酸量小于要求酸量;二是干燥塔進氣氣溫高于要求,氺份含量大,出現以上情況均要開大串酸量來解決問題;98%酸濃度的高低,主要是根據氣濃的高低,加大或減少加水量來控制,其次是通過串酸來調節(jié)。
4.1.2酸溫的控制:
循環(huán)酸溫的高低通過調整冷卻酸量的大小來調節(jié);該項調節(jié)由于季節(jié)變化,有較大的不同,夏季大氣溫度高,需要關閉酸旁路閥門,以降低酸溫;冬季則可以開大酸旁路閥門,以穩(wěn)定酸溫。
4.1.3循環(huán)酸量的控制:
上酸量的大小,影響到吸收率的高低、干燥效果的好壞、干吸塔阻力的高低,通過調節(jié)酸泵出口閥門、根據電流的升降來調節(jié)上酸量大小,恰當的上酸量是一項重要的操作技術。
4.1.4濃酸循環(huán)槽液位的控制:
濃酸循環(huán)槽液位控制的概念:干吸崗位硫酸平衡,加入水吸收二氧化硫,硫酸增多;產出成品酸,硫酸減少;這一過程是連續(xù)的動態(tài)操作:調節(jié)加水閥門的同時,要調節(jié)產酸閥門,以保持系統(tǒng)濃酸平衡。
4.2八項注意:
4.2.1注意干燥塔與吸收塔進氣溫度要在控制范圍內,反常時要及時與凈化、轉化崗位聯系調整;
4.2.2每小時記錄一次93、98酸濃并進行數據分析,根據數據變化趨勢及時作出預見性調整;
4.2.3保持系統(tǒng)濃硫酸量的平衡,防止突然停電、停車引起溢酸事故或引起開車后酸量不足;
4.2.4加水、產酸、串酸要做到均勻、連續(xù),調整要“微調”,避免“大起大落”,造成系統(tǒng)處于大的波動狀態(tài);
4.2.5調整要有預見性,是一個優(yōu)秀操作人員的基本素質;
4.2.6每小時觀察尾氣狀況,發(fā)現異常及時查找原因,做好預見性調節(jié);
4.2.7成品酸濃控制合格,系統(tǒng)調節(jié)穩(wěn)定,做到穩(wěn)產、高產;
4.2.8保證冷卻水量及水溫,不要隨意調節(jié);
5. 不正常現象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序號 | 現象 | 原因 | 處理方法 |
1 | 吸收煙囪冒大煙 | 1干燥指標不合格 2 吸收酸濃不合要求(酸濃不穩(wěn)) 3 塔淋灑酸量不足 4 循環(huán)酸液位不穩(wěn)定 5 分酸裝置損壞(分酸不均) | 1 查明原因后處理 2 調節(jié)酸濃 3 查明原因后處理 4 調節(jié)串酸和產酸量,保持液位穩(wěn)定 5 停車檢修 |
2 | 干燥酸濃維持不住 | 1 干燥塔進口氣體氣溫高 2 吸收酸串到干燥酸槽的量過少 3 吸收酸濃度低 4 儀表失靈和分析誤差 | 1 提高爐氣濃度 2 聯系轉化工段提高轉化率 3 減少干燥酸串到吸收槽的量 4 減少加水量 5 查明原因后處理 |
3 | 吸收酸維持不住 | 1 二氧化硫濃度低 2 轉化率太低 3 串酸量過大 4 循環(huán)槽加水多 5 儀表失靈和分析誤差 | 1 提高爐氣濃度 2 聯系轉化崗位提高轉化率 3 減少干燥串酸到吸收槽的量 4 減少加水量 5 查明原因后處理 |
4 | 產酸量降低 | 1 系統(tǒng)有漏酸處 2 計量槽液位計失靈 3 系統(tǒng)堵塞,阻力增加 4 轉化率降低 | 1 查漏處理 2 檢修 3 查明原因后處理 4 查明原因后處理 |
5 | 酸泵電流低,打不上酸 | 1 循環(huán)槽的液位過低 2 泵內漏入空氣 3 泵的盤根漏氣 4 泵內葉輪腐蝕或脫落 | 1 停止產酸或串酸 2 查漏處理 3 換用備用泵或換盤根 4 換用備用泵并檢修 |
6 | 泵跳閘 | 1 供電故障 2 電動機超負荷 3 泵本身故障 | 1 系統(tǒng)緊急停車 2 換用備用泵 3 換用備用泵并檢修 |
7 | 泵內嗡嗡響 電流波動 | 1 泵前面的管道或閥門漏氣 2 循環(huán)酸量太小 | 1 系統(tǒng)緊急停車 2 換用備用泵 3 換用備用泵并檢修 |
8 | 突然停電 | 電源故障 | 拉下電門開關,各酸泵進出口閥門,緊急停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