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交底內容:
1、材料、工具質量要求
1.1、 龍骨的規(guī)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
1.2、 石膏板的規(guī)格、型號應符合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
1.3、 龍骨、石膏板材料以及配件要配套齊全,并具有產(chǎn)品的出廠合格證及質量保證書。
1.4、 吊桿要直,不能彎曲。
1.5、 龍骨要直,不能彎曲。無嚴重的腐蝕、損傷、黑斑、麻點。面積不大于1cm的黑斑每半長度內不多于5處。
1.6、 紙面石膏板紙與底板不能有脫離,板面不能有嚴重彎曲。
1.7、 計量工具應是經(jīng)法定檢驗合格的產(chǎn)品。
1.8、 施工工具使用前應進行安全性和適用性檢查。
1.9、 操作之前,先準備好機具,所用機具應齊全、適用、無障礙,以保證施工質量和生產(chǎn)順利進行。
1.10、操作之后,清點整理機具,妥善保管,以便再用。
2、施工環(huán)境要求
2.1、 在龍骨安裝階段,確保施工范圍內屋明顯障礙物,其目的是保證標高控制的完整性,相對環(huán)境濕度一般在龍骨不出現(xiàn)銹斑為宜。
2.2、 施工環(huán)境內建筑物內墻壁一般要求土建抹灰完成。
3、施工操作要求
3.1、 建筑標高線、頂棚標高線、吊頂布局線等要一一彈出。
3.2、放標高線時,先定建筑基準線,如原地需貼飾面,則需根據(jù)飾面的厚度來定地坪基準線,將定出的地坪基準線彈在墻邊上,也可以1米線為準,上下計算地面和頂棚的高低尺寸,在該面彈出高低尺寸線,彈線位置應準確,其水平允許偏差不得大于±5mm。
3.3、彈龍骨吊點位置線:用測量儀器將龍骨吊點中心在混凝土樓板底上用灰線一一彈出。彈線時,吊點中心位置應測定準確,與具體設計無誤,不得遺漏,應將膨脹螺栓位置一并彈出。
3.4、彈線復驗,單位施工區(qū)域彈線完成之后,應對所彈標高線、吊點位置線要進行檢查復量,必要做到?jīng)]有絲毫遺漏。同時要根據(jù)吊頂標高線檢查頂棚標高位置,與頂棚上部管線、管道、燈具、高、低疊級吊頂部分等有無互相碰撞的地方。一旦出現(xiàn)碰撞,必須與設計人員商定解決方法,然后才能進一步施工。
3.5、吊桿一般采用D8鍍鋅內膨脹桿。吊桿離墻位置不大于30cm,吊桿距主龍骨端部距離不得超過300mm,否側應增加吊桿,以免主龍骨下滑。吊桿間距一般不大于900mm,最大間距不大于1000mm。有疊級造型的頂棚吊點,應在疊級交接處布置吊點。吊桿與設備相遇時,應調整吊桿構造或增加吊桿。吊桿應通直,并有足夠承載力。
3.6、將主龍骨與內膨脹桿用螺絲擰緊固定牢,主龍骨相互接長采用接插件連接。
3.7、主龍骨與覆面龍骨 配套連接件連接。覆面龍骨間距通常為400mm,以確保石膏板最大固定間距。主龍骨按照大樣圖的位置和方向安裝完畢后進行調平,可用木方將主龍骨卡住臨時固定。在主龍骨下面拉線調平,擰動吊桿螺栓使主龍骨升降,并考慮頂棚起拱高度不大于房間短向跨度的1/200進行調整。固定石膏板的龍骨應平整,無彎棱凸鼓現(xiàn)象,避免板材在撓曲應力狀態(tài)下固定。
3.8、在跨度大于10m房間吊頂時,,在主龍骨上部焊接橫臥大龍骨一道,以加強主龍骨穩(wěn)定性及吊頂?shù)恼w性。
3.9、龍骨安裝從一端依次安裝到另一端,有高、低跨安裝時,先高后低,主龍骨間距一般為900mm,離墻第一根主龍骨距墻面不超過200mm,從一端排到另一端最后距離如超過200mm,應增加一根龍骨。
3.10、龍骨安裝完畢,應全面校準主龍骨、覆面龍骨的位置及水平度。連接件應錯位安裝。
3.11、龍骨全面校準后,應進行隱蔽工程驗收。除了請監(jiān)理驗收吊頂頂內吊桿、龍骨質量之外,還要驗收所有吊頂內的水、電、風、消防、噴淋等安裝。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石膏板安裝。
3.12、吊頂?shù)妮p鋼龍骨和吊頂板的排列分隔,以房間中部向兩邊依次安裝,做到對稱,使吊頂布置美觀整齊。
3.13、板與龍骨用鍍鋅自攻螺栓擰緊,自攻螺栓中距不得大于200mm,對于面紙包封的 板邊以10~15mm為宜,對于切割的板邊以15~20mm為宜,螺釘應與板面垂直,凡被釘彎、變形的螺釘,應起出不用,并在相隔50mm的部位另釘螺釘,釘頭應略人板面,但不得將紙面頂破。釘眼應作防銹處理,并用石膏膩子嵌平。
3.14、石膏板接縫應留適當縫口嵌膩子,在板縫處用刮刀將嵌縫膩子嵌密實,干后再刮后3mm寬50~60膩子,隨即貼上進口防裂帶,用刮刀順著紙帶方向刮壓,使膩子均勻地擠出紙帶,接縫處應清理干凈平滑。
4、產(chǎn)品質量要求
4.1、吊頂標高、尺寸、起拱和造型應符合設計要求。
4.2、飾面材料的材質、品種、規(guī)格、圖案和顏色應符合設計要求。
4.3、暗龍骨吊頂工程的吊桿、龍骨和飾面材料的安裝必須牢固。
4.4、吊桿、龍骨的材質、規(guī)格、安裝間距及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金屬吊桿、龍骨就經(jīng)過表面防腐處理。
4.5、石膏板的接縫應按其施工工藝標準進行板縫防裂處理。
4.6、飾面材料表面應潔凈、色澤一致,不得有翹曲、裂縫及缺損、壓條應平直、寬窄一致。
4.7、飾面板上的燈具、煙感器、噴淋頭、風口子等設備的位置應合理、美觀,與飾面板的交接應吻合、嚴密。
4.8、金屬吊桿、龍骨的接縫應均勻一致,角縫應吻合,表面應平整、無翹曲、錘印。木質吊桿、龍骨應順直、無劈裂、變形。
5、產(chǎn)品保護要求
5.1、搬運長物件,必須水平方向搬動,不準垂直方向移動,以免碰壞頂棚面層。
5.2、安裝燈具時,必須有專人進行監(jiān)護。
5.3、場地清掃,必須使用吸塵器,以免玷污已經(jīng)完工的吊頂面層。
6、質量通病:
6.1、吊頂龍骨架不平整
原因分析:
A、墻壁面四周未彈標高控制線。
B、吊桿或吊筋間距過大、吊筋不垂直,使龍骨受力不均勻。
C、主龍骨與主吊掛、付龍骨與主龍骨沒連接緊密。
D、主龍骨不順直。
E、龍骨接關安裝不平。
F、橫貫龍骨下料不對,過大或過小、或橫撐龍骨截面切割產(chǎn)生的毛刺未處理平整。
預防措施:
A、施工前、根據(jù)設計標高,將房間的控制標高線彈出,尺寸準確。
B、嚴格按規(guī)范要求,使吊筋的間距控制在800-1100之間,使主吊筋在一條直線上且每根均垂直。
C、施工時,保持主龍骨與主吊掛件、付龍骨與主龍骨連接緊密,間隙控制在1mm以內。
D、橫撐龍骨嚴格按付龍骨的間距下料,且待遇端頭的毛刺處理平整后方可安裝。
E、龍骨架與四周的墻壁體固定牢固無松動。
6.2、板面裂縫
原因分析:
A、固定板的螺釘未固定牢固。
B、固定板的螺釘方法不對。
C、板與板之間未留縫或留縫未錯縫。
D、人為的踩壞或燈具、風口等使板面受力。
E、吊頂面積大或吊頂過長未留施工縫。
F、龍骨架與墻體四周連接不牢。
預防措施
A、每個螺釘均固定牢固,使版面緊貼付龍骨。
B、固定螺絲釘時,從板的中央向四周展開固定。
C、板與板之間預留5-7mm寬的縫隙且保證板面錯縫,在對接處,使兩板邊
均為整流器邊或裁割邊。
D、吊頂面上上人必須走主龍骨。
E、大面積或通長的吊頂面,中間預留伸縮縫。
6.3、質量通?。横斆蓖饴?nbsp;
1)原因分析:施工力度控制不當
2)預防措施:用心施工,固定螺釘時控制好力度,選擇熟練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