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底內容:
1. 放樣
水溝走向及起始點位置由工程部現(xiàn)場交控制樁,施工方應根據(jù)控制樁放出水溝外邊線(水溝尺寸見附圖),并須注意保護控制樁。
2. 基礎開挖
按放出的水溝外邊線向外擴15~20cm進行開挖,開挖深度以附表中水溝底標高減20cm后的標高為準,開挖過程中應隨時復核底標高,防止超挖,開挖完成后須對基底進行整平。基坑開挖可根據(jù)施工情況分段進行,基坑開挖完成后須對其標高、尺寸進行檢查,確認正確且經監(jiān)理工程師同意后方可進入下步工序施工。
3. 模板支立
a) 模板安裝前,須做好模板的定位基準工作。排水溝每20m設變形縫一道,寬度3cm,做法見附圖。
b) 模板板面平整,接縫密貼,不漏漿,符合結構尺寸、線型及外觀要求。兩側側模均應布設泄水孔,泄水孔尺寸3×3cm,間距50cm,泄水孔中心距頂高度為20cm。
c) 模板在使用前徹底涂刷脫模劑,同一構造物使用同一脫模劑,使混凝土外觀顏色一致。
d) 模板安裝完成,混凝土構造中所有預埋件安裝完畢,清除模板內所有污物、雜物、嚴格自檢,完全合格后,請監(jiān)理工程師檢驗合格,才能澆筑混凝土。
e) 模板拆模必須滿足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時,方可拆除。
4. 鋼筋
a) 鋼筋加工
鋼筋加工前,應確保鋼筋表面清潔,將鋼筋表面漆皮、水泥漿等雜物清除干凈。鋼筋應平直,無局部彎折。矩形蓋板溝鋼筋圖詳見附圖,鋼筋兩端須做標準彎鉤(末端應做180°半圓形彎鉤,彎鉤的彎曲直徑不小于2.5d,鉤端應留有不小于3d的直線段)。N1鋼筋長度有漸變,應根據(jù)附表中水溝起始點高度確定該種鋼筋的下料長度。
b) 鋼筋綁扎
底板鋼筋底及側板鋼筋外側應布設墊塊(不低于C25強度),墊塊厚度不小于保護層厚度(4cm),墊塊間距不大于50cm,鋼筋綁扎時應間隔綁扎(隔一綁一),且應保證鋼筋在模型中的正確位置,不得傾斜、扭曲,也不得變更保護層規(guī)定的厚度。
5. 砼澆筑
a) 矩形蓋板溝采用C25砼澆筑,混凝土澆注前須對模板、鋼筋等進行檢查,并清除模板內雜物,隱蔽驗收合格后,方可灌注。
b) 澆筑混凝土時,應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層離析。澆筑混凝土時邊澆筑邊振搗,振動器插入方式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錯式,不得混用以免漏振,振動棒的移動距離不要大于500mm,每點振動時間10~30秒,視混凝土表面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xiàn)氣泡,表面翻出灰漿為準,振動順序從澆筑層的下端開始,逐點上移,操作時要做到快插慢拔,振搗時,振動棒上下略有抽動,以使上下振動均勻。
c) 澆筑混凝土時,應經常檢查模板、鋼筋、預埋件和預埋孔洞的情況,當發(fā)現(xiàn)有變形、移動時,應立即停止?jié)仓?,并應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凝結前修整完好。
d) 為保證已澆筑好的混凝土在規(guī)定的齡期內達到設計要求的強度和耐久性,并防止產生收縮和溫度裂縫,必須認真做好防護工作。
6. 基礎回填
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在水溝兩側同時分層回填,層厚30cm,每層均應人工壓實。泄水孔下采用原狀土回填,泄水孔上采用B料回填,泄水孔孔口應采用粗顆粒材料做成反濾層以防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