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防煤氣中毒
第一節(jié) 煤氣中毒事故后的產(chǎn)生、預防和處理
一、煤氣中毒事故的產(chǎn)生 從煤氣成份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除天然氣外,各
種煤氣中都含有不同數(shù)量的一氧化碳,而造成人員中毒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人
體吸入一氧化碳,造成人體缺氧,導致人體中毒。其中毒原因是:煤氣中含有大
量的CO,CO 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化學活動性很強,與空氣比相似,能長期與空
氣混合在一起。CO 被吸入人體后,與紅血素結合成碳氧血色,使血色素凝結,
破壞了人體血液的輸氧機能,阻礙了生命所需氧氣供應,使人體腦皮層細胞缺氧
而引起中毒。一氧化碳同血液中的血紅素的結合能力比氧氣同血紅素 結合能力
大300 倍,當一氧化碳同氧氣同時進入肺內(nèi),一氧化碳就非常容易的全部或大部
分同血紅素結合成碳氧血紅素,而氧氣則很少或根本無法與血紅素相結合成氧合
血紅素。相反,一氧化碳從血液中離解出來的速度又比氧氣從血液中離解出來的
速度慢3600 倍,就是說一氧化碳一旦與血紅素結合就很難離解。這樣就使血液
失去帶氧能力, 人體基礎細胞缺氧,失去活動能力,就發(fā)生了中毒。人體吸入
的煤氣越多,缺氧就越嚴重,中毒程度就越重。人體細胞對缺氧的靈敏度很高,
只要8 秒鐘得不到氧就失去活動能力。
二 、煤氣中毒的癥狀 煤氣中毒的癥狀與人的身體強弱、空氣中CO 的濃度及中
毒時間的長短有關。煤氣中毒有急性和慢性兩種:1、急性煤氣中毒:當空氣中
含CO 濃度較高,人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nèi)吸入了大量的CO,其表現(xiàn)的現(xiàn)象為急
性中毒。急性中毒的患者,雖然是由于人體缺氧而引起,但在外表上卻不像一般
窒息的病人,皮膚、粘膜、手指的顏色不發(fā)青紫,而是鮮紅色。但往往皮膚上有
紫紅色的斑點,也可能有水泡形成,尤其在手、足部的皮膚最多見。急性煤氣中
毒另一種情況是空氣中CO濃度較低,而吸入時間較長,就可能發(fā)生輕度中毒現(xiàn)
象,如輕微的頭痛、 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在作業(yè)中感到呼吸有些急迫短促,
若繼續(xù)在這種環(huán)境中工作下去,則頭痛、頭暈漸漸加重,可能出現(xiàn)耳鳴、惡心、
嘔吐,以致神志漸漸不清,最后人昏倒,同時呼吸、心跳也逐步變?nèi)酰绮患皶r
搶救,最后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2、慢性煤氣中毒中毒者在數(shù)天后才出現(xiàn)癥狀,如經(jīng)常性的頭暈、視力 減退,
甚至變成呆癡,還有可能肢體發(fā)生麻痹和CO 性腦炎,這些癥狀大多數(shù)都會慢慢
的恢復,但也有少數(shù)不能恢 復而引起后遺癥。 慢性煤氣中毒另外一種情況就是
人們?nèi)绻L期在含有 低濃度CO 的空氣中進行工作,每天要吸入少量的CO,長 期
以后可能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癥狀為:貧血、面色蒼白、心悸、疲倦無力、消化
不良、呼吸淺表、體重減輕、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等。
三、煤氣的中毒程度和檢查判斷中毒程度的部位 1、煤氣中毒程度分別有輕度、
中度、重度三種癥狀。 ①輕度煤氣中毒癥狀:頭暈、頭痛、眼花、四肢無力、
惡心 嘔吐、面色發(fā)白、眼神呆板、出虛汗、呼吸急促、心跳加 快、血壓升高。
②中度煤氣中毒癥狀:除輕度癥狀加劇外,四肢癱軟、瞳孔 擴大、知覺遲緩、
手腳發(fā)涼、并發(fā)生強直性僵硬、呼吸困難、大小便失禁、甚至出現(xiàn)暫時休克。
③重度煤氣中毒癥狀:除中度中毒癥狀加劇外,瞳孔擴大、 對強光反應遲緩、
知覺消失、呈潮式呼吸、并逐漸微弱、脈搏微弱或有瞬間暫停,面部、指甲、大
腿內(nèi)側呈櫻桃紅色,甚至出現(xiàn)假死狀態(tài)。
2、對煤氣中毒人員的檢查判斷中毒程度因為每個人由于體質(zhì)不同,對煤氣中毒
的反應也不相同,所以是根據(jù)傷員的五大部位:呼吸、脈搏(心音)、 瞳孔、血
色、知覺。根據(jù)這五大部位進行檢查,綜合診斷中毒人員的癥狀是輕度、中度、
重度對其進行搶救。
四、煤氣中毒事故的搶救 1、發(fā)現(xiàn)有人煤氣中毒,嚴禁私自進行急救,必須第一
時間通知煤氣崗位操作人員,煤氣崗位人員佩戴空氣呼吸器到事故現(xiàn)場進行營
救,并通知當班調(diào)度進行現(xiàn)場停產(chǎn)。2、調(diào)度打急救電話通知煤氣防護站,并主
動講清中毒地點、 中毒人數(shù)、中毒情況及打電話人姓名,并派人到附近路口 接
應救護車、醫(yī)務人員。3、調(diào)度同時打公司調(diào)度事故急救電話,請求救護車、醫(yī)
務 人員到現(xiàn)場搶救。4、必須佩戴呼吸器,將中毒傷員搶救出煤氣區(qū)域,到煤氣
上風口(也可攜帶CO 報警器,根據(jù)風向測試現(xiàn)場煤氣濃 度,在允許范圍內(nèi)從上
風側迅速搶救出中毒人員)。5、若是輕度中毒,將傷員抬至空氣新鮮場所休息,
并根據(jù)情況給予適當?shù)淖灾魑?、若是中度、重度中毒,要將傷員抬至空氣新
鮮場所,其平放仰臥、肩部墊高10~15cm、使頭略后仰、解開束縛呼 吸的領口、
腰帶等,并對中毒傷員進行人工呼吸,等防護 員到現(xiàn)場強制給氧搶救。7、搶救
中毒者應注意傷員的保暖和防暑,防止傷員睡覺,中毒傷員未蘇醒前不可送往較
遠的醫(yī)院,如有外傷或有并 發(fā)癥必須送往醫(yī)院,應有醫(yī)生同意,救護人員途中
不許停 止輸氧。對中毒傷員進行輸氧,絕不可停止,只有在醫(yī)生確認同意后,
方可停止輸氧。
第二章 防火
一、冬季是火災多發(fā)、易發(fā)時節(jié)
1、氣候因素 1)冬季寒冷干燥,致使物品也特別干燥,含水量降低,遇火容易
燃燒; 2)冬季雨雪時,遇水能發(fā)生化學反應的物質(zhì)遇雨水、受潮會發(fā) 生爆炸、
火災事故; 2、人的因素 1)冬季用火、用電、用氣增多,又逢烤火取暖時期,
起火因素多; 2)冬季是儲藏季節(jié),無論是工廠企業(yè),還是居民家庭,物資財富
相對集中,一旦發(fā)生火災,就會造成大的損失; 3)冬季逢有元旦、春節(jié)和元宵
節(jié)三大節(jié)日,生活用火、交通運輸、商業(yè)物品儲存銷售等環(huán)節(jié)易發(fā)生火災,也是
群眾燃放煙花爆竹的高峰,故而容易導致爆炸、火災事故的發(fā)生。
二、火災的分類
(一)按燃燒特性分類 ? 國家標準《火災分類》GB4968-85 把火災分為A、B、C、
D 四類。(1)、A 類火災 ? A 類火災指固體物質(zhì)火災。這種物質(zhì)往往具有有機物
性質(zhì), 一般在燃燒時能產(chǎn)生灼熱的余燼,例如棉、毛、麻、紙張、 木材火災等。
滅火時可使用水、泡沫、磷酸銨鹽干粉、鹵 代烷、二氧化碳等滅火劑。(2)、B
類火災 ? B 類火災指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物質(zhì)火災,例如汽油、 柴油、原
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等火災。這類火災 易隨燃燒液體流動,燃燒猛烈,
易發(fā)生爆燃、噴濺,不易 撲救。滅火時可使用噴霧水、泡沫、干粉等滅火劑。
(3)、C 類火災 ? C 類火災是指氣體火災,例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炔、 氫
氣火災等。這類火災常引起爆炸,破壞性很大,且難以 撲救。滅火時應先將氣
體輸送閥門和管道關死,截斷氣源, 再冷卻滅火。(4)、D 類火災 ? D 類火災指
金屬火災,例如鉀、鈉、鎂、鈦、鋯、鋰、鋁 鎂合金等火災。這類火災多因遇
濕、遇高溫自燃引起,滅 火時忌用水、泡沫及含水性物質(zhì),也不能用鹵代烷、
二氧化碳及常用的干粉滅火劑,一般用干沙掩埋的方式滅火。
(二)按火災損失分類 ? 根據(jù)《條例》規(guī)定的生產(chǎn)安全事故等級標準,特別重
大、 重大、較大和一般火災的等級標準分別為: ? 特別重大火災是指造成30
人以上死亡,或者100 人以上重 傷,或者1 億元以上直接財產(chǎn)損失的火災; ? 重
大火災是指造成10 人以上30 人以下死亡,或者50 人以 上100 人以下重傷,或
者5000 萬元以上1 億元以下直接財 產(chǎn)損失的火災;? 較大火災是指造成3 人以
上10 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 萬元以上5000 萬
元以下直接財 產(chǎn)損失的火災;? 一般火災是指造成3 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
下重傷,或 者1000 萬元以下直接財產(chǎn)損失的火災。
三、冬季防火措施
(1)、加強冬季防火安全教育,提高全體人員的防火意識。對崗位人員進行冬季
崗位的防火教育是做好冬季崗位防火 安全工作的關鍵。要人人重視防火工作,
處處想著防火工 作,在做一件工作都與防火工作相聯(lián)系,從而提高全體人 員的
防火意識。(2)、爐火安裝與使用的防火要求火爐的爐身、煙囪、和煙囪出口等
部分與電源線和電氣設 備要保持50cm 以上的距離。爐火必須有專人看守,掏出
的爐灰必須隨時用水澆滅后倒在指定地點,禁止用易燃、可燃液體點火,填的煤
不要過多,以不超出爐口上沿為宜,防止熱煤掉出引起可燃物起火。不準在火爐
上熬煉油料、烘烤易燃物品。(3)、易燃材料的管理使用可燃材料進行保溫時,
必須設專人進行監(jiān)護、巡邏檢 查。保溫材料定位后,禁止一切用火、用電作業(yè)。
照明線 路、照明燈具要遠離可燃的保溫材料。保溫材料使用完以 后,要隨時進
行清理,集中進行存放保管。(4)、入冬前要將泡沫滅火器等放入有采暖的地方,
并套 上保溫套。(5)、電焊、氣割操作人員必須進行專門培訓,掌握焊割的 安
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經(jīng)過考試合格,取得操作合格證后 方準操作。嚴格按操作
規(guī)程操作(6)、嚴格執(zhí)行用火審批程序和制度,操作前必須辦理作業(yè)票證 (7)、
電工要經(jīng)過專門培訓,掌握安裝與維修的安全技術,并經(jīng)過考試合格后,方準獨
立操作。崗位用電和照明用電要嚴格按《崗位現(xiàn)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執(zhí)行。
(8)、崗位現(xiàn)場和宿舍嚴禁使用電爐,電熱器具等。
四、 對輕微火情的緊急應付
1、初起小火,可正確使用滅火器、水、沙土、干土、浸 濕的毛巾、床單、棉被
等覆蓋滅火。2、用掃帚、拖把等撲打,也能撲滅小火。3、油類、酒精等起火,
不可用水去撲救,可用沙土或浸 濕的棉被迅速覆蓋。 4、煤氣起火,可用濕毛
巾蓋住火點,迅速切斷氣源。5、電器起火,不可用水撲救,也不可用潮濕的物品
捂蓋, 水是導體,這樣做會發(fā)生觸電。正確的方法是首先切斷電源,然后再滅
火。
五、遭遇火災如何正確脫險
1、一旦身受火災威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要冷靜確定自己所處位置,根據(jù)周
圍的煙、火光、溫度等分析判斷火勢,不要盲目采取行動。 2、身處平房,如果
門的周圍火勢不大,應迅速離開火場,反之,則必須另選擇出口脫身(如從窗口跳
出),或采取保護措施 (如用水淋濕衣服,用溫濕的棉被包住頭和上身等)后再離
開 火場。3、身處樓房,發(fā)現(xiàn)火情不要盲目打開門窗,否則有可能引火入室。也
不要盲目亂跑,更不要跳樓逃生,這樣會造成不應有的傷亡??梢远愕骄邮依锘?/p>
者陽臺上,緊閉門窗,隔斷火路,等待救援。 4.在失火的樓房內(nèi),逃生不可使
用電梯,應通過防火通道走樓梯脫險。 5.因火勢太猛,必須從樓房內(nèi)逃生的,
可以從二層處跳下,但要選擇不堅硬的地面,同時應從樓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 地
面的緩沖,然后再順窗滑下,要盡量縮小下落高度,做到雙腳先落地。在有把握
的情況下,可以將繩索,也可用床單等撕開連接起來,一頭系在窗框上,然后順
繩索滑落 到地面。6.逃生時,盡量采取保護措施,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濕
衣物包裹身體等。7.如身上衣物著火,應迅速脫掉衣物,或者就地滾動,以身體
壓滅火焰,還可以跳進附近的水池、小河中,將身上的火熄滅??傊?,要盡量減
少身體燒傷面積,減輕燒傷程度。8.火災發(fā)生時,常會產(chǎn)生對人體有毒有害的氣
體,所以要預防煙毒,應盡量選擇上風處停留或以濕的毛巾或口罩保護口、鼻及
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煙氣侵害。9.如果發(fā)生火災,不要驚惶失措,按火災疏散預
案執(zhí)行,一 切聽指揮,有序、快速地離開現(xiàn)場。
六、水不能撲救哪些物質(zhì)火災?
水不能撲救的火災有:(1)堿金屬不能用水撲救。因為水與堿金屬(如金屬鉀、
鈉)作用后能使水分解而生成氫氣和放出大量熱,容易引起爆炸;(2)碳化堿金
屬、氫化堿金屬不能用水撲救。如碳化鉀、碳化鈉、碳化鋁和碳化鈣以及氫 化
鉀、氯化鎂遇水能發(fā)生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熱,可能引起著火和爆炸;(3)輕于
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體,原則上不可用水撲救;(4)熔化的鐵水、鋼水不能
用水撲救。 因鐵水、鋼水溫度約在1600℃,水蒸氣在1000℃以上時能分解出氫
和氧、有引起爆炸危險;(5)三酸(硫酸、硝 酸、鹽酸)不能用強大水流撲救,
必要時,可用噴霧水流撲救;(6)高壓電氣裝置火災,在沒有良好接地設備或沒
有 切斷電流的情況下,一般不能用水撲救。
七、怎樣使用身邊的物品滅火?
?一旦發(fā)生火災,尤其是火災初起階段,你身邊雖然沒有現(xiàn)成的滅火器,但只要
你處置得當,巧妙利用好身邊的物品 就能很快把火撲滅。濕布——如果家里起
火,起火點不大,這時可以用浸濕的 毛巾、圍裙、抹布、棉毯、棉被等,直接
將火苗蓋住,將 火“悶死”。 ? 杯蓋——酒精火鍋突然起火,千萬不要將其扔
出去,應立 即用杯蓋蓋住容器口,使其窒息滅火。如果扔出去,酒精流到或濺
到哪里,火就會燒到哪里。切記更不能用嘴去吹。沙土——在室外發(fā)生初起火災
且面積不大時,在沒有滅火 器或不能用水滅火的情況下,附近如有沙土,可用
沙土覆 蓋,使火窒息而滅。食鹽——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NaCl),在高溫
火源下, 可迅速分解為氫氧化鈉,通過化學作用,抑制燃燒的進行。 因此,食
鹽是滅油火的好幫手。
八、逃生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1)首先要保持冷靜。當煙霧襲來時,人們逃生的時間是極其短暫的。在這短
暫的時間里,如果驚慌失措或盲目 行動是非常危險的,只有始終保持冷靜、清
醒的頭腦和理 智、有效的行動,才能安全逃生。(2)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一
塊普通的濕毛巾在火場中過濾有毒煙霧的效果極佳。含水量在自重3 倍以下的普
通 濕毛巾,如折疊8 層,煙霧消除率可達60%;如折疊16 層, 則可達90%以上。
(3)逃生時要匍匐前進。在逃離煙霧區(qū)時,要盡量的低 頭彎腰或匍匐前進,必
要時,甚至可以爬行,這是脫逃煙霧區(qū)的訣竅。因為煙霧較空氣輕,一般充滿空
間的上部, 而貼近空間地面的一般都是可以呼吸的空氣層,即使貼近 空間地面
的空氣層中含有煙霧,但也是越貼近空間地面, 有毒煙霧會越淡,這對逃生的
人越有利。
九、發(fā)生火災時你應注意的事項?
一是切忌慌亂,判斷火勢來源,采取與火源相反方向逃生。二是切勿使用升降設
備(電梯)逃生。三是切勿返入屋內(nèi)取回貴重物品。四是夜間發(fā)生火災時,應先叫
醒熟睡的人,不要只顧自己逃生,并且盡量大聲喊叫,以提醒其他人逃生。
十、身上著火怎么辦?
一旦身上著了火,千萬別奔跑,因為:(1)跑動帶來的空氣流動會使火勢加大。
(2)會將火源帶到別處,容易產(chǎn)生新的起火點或直接危 害他人安全。因此,身
上著火后,切忌隨便跑動。應迅速將衣服脫下,將火撲滅;或就地翻滾,窒息火
災。但要注 意不能滾動過快。如果附近有水池、河塘等水源,可迅速 跳入水中,
或及時就近取水將身上火澆熄。但身體被燒傷 時,應注意不要跳入污水中,以
防感染。
十一、怎樣使用干粉滅火器?
?滅火時,可手提或肩扛滅火器快速奔赴火場,在距燃燒處 5 米左右,放下滅火
器。如在室外,應選擇在上風方向噴射。操作者應一手把保險銷拔下,然后握住
噴射軟管前端 噴嘴部,另一只手將開啟壓把壓下,打開滅火器進行滅火。
第三章 防凍、防寒
一、常見的凍傷部位
多發(fā)生在手指、足趾、手背、足跟、耳廓、 鼻尖、面頰部等處。
二、凍傷分級
局部凍傷按其程度分四級。
一度凍傷:傷及表皮層。
二度凍傷:傷達真皮層。
三度凍傷:深達皮下組織。
四度凍傷:傷及肌肉和骨骼。
三、室外作業(yè)凍傷預防措施
(1)正確使用勞保品。 (2)注意觀察皮膚,常活動。 (3)裸手不要接觸金屬物體。
(4)加強關節(jié)保暖防護。 (5)臨時休息處保溫措施達標。
四、凍傷急救措施
(1) 一度凍傷,可讓自己主動活動,并按摩受凍部位,促進血 液循環(huán)。 (2) 二、
三度凍傷,應盡快脫離低溫環(huán)境,保暖,促進肢體復溫。(3) 二度凍傷的水皰可
在消毒后刺透,使黃水流出再包扎,傷 口已破潰者按感染傷口處理。4) 多喝熱
飲料。(5) 盡快除去濕衣服。(6)用溫水清潔傷口。 (7)確保傷處完全干燥。
五、凍傷急救注意事項
1、嚴禁直接用火烤。 2、嚴禁熱水加熱,防止在失去知覺的情況下,造成燙傷。
3、所有凍傷部位應盡可能緩慢地使之溫暖而恢復正常體溫 。4、嚴禁直接用雪
團按摩患部及用毛巾用力按摩。5、嚴禁對已復溫的患處,用溫熱水浸泡。
六、冬季個體防寒與保暖
一、要穿著適當厚度的保暖御寒衣服。 二、做好人體直接接觸空氣部位的保暖。
“寒從腳下起” 三、在冬季宜穿深色衣服。 四、要勤曬被褥??諝馐菬岬牟涣?/p>
導體,其散熱系數(shù)僅為0.027。五、在生活、工作環(huán)境中保持適宜的溫濕度。 室
內(nèi)溫度18℃—20℃ ,相對濕度50 一60%為最好。
七、用水設施防寒
1、用水設施用保溫材料纏繞裹緊。2、裹護物保持干燥 3、背陰處供水設施應加
厚綁扎。4、室內(nèi)水表用水表防凍罩。
第四章 冬季保健
一、冬季養(yǎng)生
冬季是從立冬日開始,經(jīng)過小雪、大雪、冬至、 小寒、大寒,直到立春的前一天
為止。冬季特點:天寒水冰,大地龜裂,北風凜冽,生 機潛伏,陽氣內(nèi)藏,是萬物蜇
藏的時令。在五行中 屬水,此季與人體的腎和膀胱有著密切關系
人體和萬物一樣,要順應冬季的氣候特點,各 種生命活動都要有所“潛藏”,少
做戶外劇烈活動, 這樣使正氣得到補充和保養(yǎng),以為來年的新生增添 精氣和能
量。
二、影響因素
起居習慣 冬季運動 心情 飲食營養(yǎng) 食療食補 生活起居
三、起居習慣
早睡晚起,總之,多睡眠、多休息,一般來 講早睡養(yǎng)人體的陽氣,晚起養(yǎng)人體的陰
氣。
四、冬季運動
冬季鍛煉建議在陽光充足、空氣新鮮和避風的 地方做一些輕松的運動,如慢跑、
騎車、太極拳、氣 功等。不適合做劇烈運動,一般人群不建議參加冬泳。不建議
早起鍛煉:在冬天,冷高壓影響下的早晨, 往往會有氣溫遞增的現(xiàn)象,即上層氣溫
高,而地表氣 溫低,大氣停止對流活動,因此地面上的有害污染物 不能向大氣上
層擴散,從大氣污染的角度講早鍛煉是不適宜的.所以提出早臥晚起等待日光還
是有科學道理的
冬季氣候特點 :消耗熱量增加在低溫條件下,基礎代謝增高、出現(xiàn)寒顫及其他不
由自主的反應、防寒服裝負擔等導致人體熱能消耗有所增加。甲狀腺功能增強,
去甲 腎上腺素與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而提高氧的攝取量等熱能消耗增高的幅度除
體格因素外,還常因環(huán)境溫度、實際曝寒情況而有較大出入。
五、冬季飲食
1、冬三月,腎氣旺:適當減少咸味食品, 增加苦味食品,使心氣得 到補養(yǎng),就會
避免腎水旺而損傷心火。2、冬季多寒,宜補溫性食物:高粱、大棗、果仁、龍眼
肉、羊肉、雞肉、鴿 肉、鹿肉、黃魚、鱸魚等盡可能少吃硬物、火烤爆的食物。
冬至日食用赤小豆粥可提高抵抗傳染病的能力
六、冬季五不宜
吃飯不宜過飽:避免加快人體衰老 睡眠不宜過少:預防免疫功能降低 日曬不宜
過久:預防皮膚過敏、皮膚癌 喝酒不宜過量:避免傷脾胃
二〇一五年一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