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時間:2008年6月4日
授課班級:一(1)班
教學方法:講授式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常見的流行病。
2、讓學生在交流活動中對常見流行病有較理性的認識,并且具備簡單的防治知識及應急措施。
教學環(huán)節(jié):
春末夏初,陰雨連綿,萬物復蘇,細菌和病毒也會在這適宜的溫度、濕度條件下迅速生長,并且會很猖獗地繁殖,各類病毒不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而且易暴發(fā)流行。正是流行病高發(fā)季節(jié)。
傳染病簡介及簡單處理方法
現(xiàn)在常見的流行病有流感、花粉癥、哮喘、心腦血管疾病、上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皮膚瘙癢等。
1、流感——————
流感是感染了流感病毒后發(fā)生在呼吸道以及中耳的急性病毒感染,比感冒來勢更兇猛,持續(xù)時間也更長。流感還合并惡心、嘔吐、腹瀉、畏寒、高燒、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癥狀??梢l(fā)身體多系統(tǒng)病變,包括中耳炎(耳道感染)、支氣管感染、心肺疾病的惡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哮喘。流感最嚴重的并發(fā)癥是肺炎,經(jīng)常危及體弱者的生命。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傳染病,沒有特效的治療手段,因此預防措施非常重要。
a、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勤洗手、勤換衣物。
b、房間里經(jīng)常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清新。
c、加強體育鍛煉,均衡飲食,平衡心態(tài),增強自身的抵抗力。
d、接種流感疫苗,提高身體免疫力。適宜兒童、老人、慢性病人等高危人群。
e、多喝水,常吃水果蔬菜,適當攝入維生素C和維生素E。
f、流感高發(fā)期,盡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幼兒園、學校、工廠、機關等單位發(fā)生流感爆發(fā)疫情時,要及時隔離治療病人。
2、哮喘——————
天氣變化不定,一會兒艷陽高照,一會兒又陰云密布,時不時還飄點零星小雨,在這種情況下,大家要注意哮喘發(fā)作,特別是哮喘患者和過敏體質者要注意預防。
哮喘高發(fā)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一是晝夜溫差大,天氣冷熱變化也大,容易引起感冒,而感冒是誘發(fā)或加重哮喘的重要因素;
二是春暖花開,空氣中花粉顆粒濃度的顯著升高同樣會誘發(fā)和加重哮喘;
三是居室和辦公室等場所的座椅、沙發(fā)、地毯和空調中的灰塵,往往寄生著看不見的螨蟲、霉菌等微生物,這時的氣溫、濕度又很適合它們生長繁殖,這也是誘發(fā)或加重哮喘的因素。
預防哮喘發(fā)作,一是穿著要適宜,注意保暖,避免受涼感冒以及冷空氣刺激;二是哮喘患者應盡量不要去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遇到風沙、揚塵天,要減少外出。對花粉及植物過敏者不要去花園。居室內要保持溫暖、干燥,室內注意通風透光。
3、皮膚過敏——————
不少人在空氣干燥的冬春季節(jié)會出現(xiàn)皮膚瘙癢癥,一般日輕夜重,尤以解衣上床睡眠時為甚。病人感覺陣發(fā)性全身瘙癢,如蟲爬、蟻走或有燒灼感,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其實,如果從衣、食、住等諸方面加以注意,皮膚瘙癢癥是可以預防的。
衣——內衣和內褲要保持清潔,內衣應柔軟松寬,以棉織品為好。因為化纖服裝易產(chǎn)生靜電,體表細胞由于靜電的刺激易產(chǎn)生不適,因此避免將化纖服裝貼身穿。
食——注意調整胃腸功能,以清淡、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豆制品為佳;禁忌煙、酒、辣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暢,以便將體內積聚的致敏物質及時排出體外。
住——將室內溫度調為16~20℃、相對濕度為30%~40%。當相對濕度低于20%時,室內空氣過于干燥,塵土等致敏物質容易飛揚。因此應在地上灑水,有條件者可啟用加濕器。
皮膚敏感者不僅應適當減少活動,還要注意洗澡不宜過勤、水溫不宜過高,否則皮膚表面的皮脂就會被洗掉,使皮膚更為干燥而易于瘙癢。沐浴后可在體表涂搽些30%~50%甘油。另外,發(fā)生瘙癢別亂撓,以防表皮細胞發(fā)生增殖性變化,變得粗糙、肥厚,這種皮膚對末梢神經(jīng)感受器是一種刺激,形成新的條件反射,其結果是越瘙越癢,形成惡性循環(huán)。
4、春季預防胃病五原則——————
a.保持心情愉快、樂觀,避免抑郁、焦慮、生氣等情緒及心理狀態(tài)?!秲冉?jīng)》里“怒則肝氣乘矣,悲則肺氣乘矣,恐則脾氣乘矣,憂則心氣乘矣”、“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等,講的就是因情志失調而發(fā)病。
b.戒煙酒,忌食生冷肥甘及粗糙、過硬、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飲暴食或饑飽失調、飲食不規(guī)律等不良習慣。
c.慎用對胃有刺激的藥物,如激素、阿斯匹林、保泰松、一些抗凝藥等。過于苦寒的藥物如龍膽草、苦參、黃連等,要慎用。
d.勞逸結合,適當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e.食療,經(jīng)常用薏苡仁、山藥、大棗、茯苓、芡實等煮粥飲,可以健脾補氣、強身健體。
最后,最重要的一點是,發(fā)現(xiàn)病情,馬上到醫(yī)院檢查治療,切勿貽誤,以至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