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檔作者:
趙彬 王新民 李耀武 鄭晶晶 姚志全 張欽禮
文檔來源:
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 |
點 擊 數(shù):
|
更新時間: 2013年07月01日 |
|
下載地址: 點擊這里 |
文件大?。?942.20 KB |
文檔格式:
|
下載點數(shù): 1 點(VIP免費) |
文件大?。?42.20 KB 文件格式: 下載點數(shù):1 點(VIP會員免費) |
|
康家灣礦是典型的大型水體下礦床,開采技術條件極其復雜,而留設大量永久防水礦柱, 造成資源積壓。分析了礦區(qū)內主要構造對頂板圍巖及含水層影響、頂板與隔水層和相對隔水層位置關系、含水層及勘探鉆孔對礦柱回收的影響;計算了冒落帶和導水裂隙高度及安全開采深度; 用 ANSYS有限元軟件模擬了空區(qū)上覆巖層穩(wěn)定性及最大允許暴露面積。結果表明,斷層不會連通空區(qū)與水體,礦柱頂板圍巖穩(wěn)固,與含水層的隔水層和相對隔水層厚度在190 m以上;充填未接頂高度應控制在 2.0 m內,采動后的安全厚度應大于 65 m;對空區(qū)及時、高質量充填有利于永久防水礦柱的回收;理論的采空區(qū)極限暴露面積可達 3 360~4 000 m 2 。因此,在滿足以上研究參數(shù)條件下,采用充填法對康家灣永久防水礦柱進行回收是完全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