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應急預案的依據與目的
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明確規(guī)定:施工生產經營單位要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筑施工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當發(fā)生事故后,為及時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建筑施工企應按照《安全生產法》的要求編制應急救援預案。
江西省水電工程局河南姚孟項目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guī)定》等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結合我部施工生產實際,制定這份重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應急預案的目的和原則
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則,優(yōu)先保護人的生命安全。做到統(tǒng)一指揮、分工負責。面對可能發(fā)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及時采取搶救措施,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觸電、倒塌、火災以及機械傷害事故的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各類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都應當堅持 “預防為主、常備不懈、救人第一” 的方針,統(tǒng)一指揮、分級負責、冷靜有序、團結協作,遵循快速有效處置、防止事故擴大的原則,啟動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一、 應急救援責任制及組織機構
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實行施工第一責任人負責制和分級分部門負責制,由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統(tǒng)一指揮搶險救災工作。當重大安全事故發(fā)生后,各有關職能部門要在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的統(tǒng)一領導下,按照《預案》要求,履行各自的職責,做到分工協作、密切配合,快速、高效、有序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如下: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一)應急救援小組的主要職責
1、發(fā)布啟動和解除重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命令;
2、按照《預案》程序的規(guī)定,組織、協調、指揮重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施,盡全力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根據事故發(fā)生狀態(tài),統(tǒng)一部署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指揮各部門有條不紊的進行搶險救災工作;
4、在救災過程中隨時掌握《預案》實施情況,并對《預案》實施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采取適當的處理措施;
5、在負責區(qū)域內為事故現場緊急調用各類物資、設備、人員、防火用具并提供場地,搶險救災結束后要負責督促事故單位及時歸還或給予補償;
6、事故發(fā)生后,應急救援小組要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對于超出自身處理能力的事故,要及時請示。
7、對于在重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搶險救災工作中成績卓著的部門和個人,安全事故應急小組應給予其適當的表彰和獎勵。對不履行救援職責的,延誤隱瞞安全事故的,依照有關規(guī)定給予處罰。構成安全事故責任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ǘ本仍〗M組長、副組長的職責
1、協同商議救援命令,指揮各部門搶險救災并監(jiān)督落實;
2、通知并聯絡應急救援小組有關成員,做好應急準備后立即投入救援;
3、選址建立現場救援指揮部,綜合協調各部門救援工作;
4、事故災害有危及周邊單位和人員的險情時,決定是否應采取疏散措施;
5、現場檢查救援工作,提出救援方案,指揮員工開展救援工作;
6、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適時發(fā)布公告,將事故的原因、責任及處理意見公布于眾。
?。ㄈ本仍〗M成員的職責
1、小組成員應具備較高的安全警惕性,熟知安全規(guī)范并帶頭自覺遵守;
2、應急救援小組成員應積極配合組長的工作,做好救援準備措施;
3、事故發(fā)生后,救援小組成員要立即到位,及時開展救援工作;
4、在救援行動中聽從上級指揮,統(tǒng)一協調行動;
5、應急救援小組在搶救行動中要盡心盡責,將人員傷亡和物資損失降到最低;
6、協助組長做好事故處理工作。
二、 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流程
1、事故發(fā)生初期,事故現場人員應積極采取應急自救措施, 同時啟動施工現場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現場搶險,防止事故的擴大。物資部、機電隊等部門應盡快恢復被損壞的道路、水電、通信等有關設施,確保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
2、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啟動后,應急救援小組立即投入運作,組長及各成員應迅速到位履行職責,及時組織實施相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隨時將事故搶險情況報告上級。
3、事故發(fā)生后,在第一時間里搶救受傷人員,這是搶險救援的重中之重。保衛(wèi)部門應加強事故現場安全保衛(wèi)、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導工作,預防和制止各種破壞活動,維護社會治安,對肇事者等有關人員應采取監(jiān)控措施,防止逃逸。
4、當有重傷人員出現時救援小組應及時提供救護所需藥品,利用現有醫(yī)療設施搶救傷員。同時撥打急救電話4932120呼叫醫(yī)療援助。其他相關部門應做好搶救配合工作。
5、事故報告:重大安全事故發(fā)生后,事故單位或當事人必須用將所發(fā)生的重大安全事故情況報告事故相關監(jiān)管部門:
①發(fā)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位置;
②事故類型(火災、倒塌、觸電、爆炸、泄漏、機械傷害等);
③傷亡情況及事故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評估;
④事故涉及的危險材料性質、數量;
⑤事故發(fā)展趨勢,可能影響的范圍,現場人員和附近人口分布;
⑥事故的初步原因判斷;
⑦采取的應急搶救措施;
⑧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救援搶險的事宜;
⑨事故的報告時間、報告單位、報告人及電話聯絡方式。
6、事故現場保護:重特大安全事故發(fā)生后,事故發(fā)生地和有關單位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