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敢自詡重視!”一位剛剛參加了年度政府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的同行對筆者說起考核中遇到的一幕,言語中仍然流露著幾許無奈和無法理解,“我們是考核政府,又不是考核安監(jiān)部門!”。原來,考核組去的那天,受考核的地方,除了安監(jiān)部門同志外,政府分管負責人、各部門相關人員竟然沒有一個在場,而受委托接受考核的當地安監(jiān)部門在介紹工作時,則對“領導重視”作了充分的強調。這畫風的確夠“清奇”!接受考核的是政府,政府卻直接讓安監(jiān)來迎考,甚至本應迎考的政府連照面也省了。這就好比試卷發(fā)下來了,答題的卻不是考生!
必要的形式從來就是內容的重要體現,形式也往往因此而構成內容的重要部分。何謂“重視”?百度詞解:看重。認為很重要而認真對待。一年一度的考核都不能準時到場,這“重視”如何體現!又如何有談“重視”的底氣?出現這樣的狀況,唯一的解釋似乎只能是“重視不夠”!又說或說是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擺位不高”!因為重視不夠,所以就覺得可來可不來,來不來都無所謂;因為擺位不高,所以就覺得有比這工作更重要的事情要辦,安全生產的事由安監(jiān)部門“對付”就可以了……
或許有的同志仍不以為然,覺得僅從分管領導和各部門人員沒有參加考核,就認為是重視不夠、擺位不正,多少有些武斷,甚至是吹毛求疵。的確,理論上講,造成這種情況的可能原因很多,比如,通知和組織工作的疏漏,相關人員因臨時有事而分身乏術,考核制度設計和執(zhí)行本身不夠科學合理,等等;更何況考核考的是工作,不是考誰出場誰答題,只要能把列入考核的工作捧出來拎得清,誰參加都一樣。問題在于,每年的考核往往都是提前多天就發(fā)出預先通知,給做好組織工作留足了考前時間,并且考核本身也往往是根據年初各級政府之間簽訂的安全生產責任書而進行。換句話講就是,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往往受考主體明確,考核目的清楚、要求也十分具體,其內容早已超出了安監(jiān)一家部門的職責范疇,讓安監(jiān)部門獨自應考輕了講是“小馬拉大車”,重了講是敷衍了事,是以獨特的“清奇”畫風泄露了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根本輕視!
如果稍微留意,我們就會發(fā)現,如此“清奇”的畫風并不單獨出現在年度的考核季,平時的時候也多有上演,如,明確要求特定人員參加的會議,來的卻是非指定人員。對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的要求信誓旦旦,實際卻是機構要么合署要么掛空牌、人員常常數套班子一套人馬。介紹經驗時口若懸河、天花亂墜,查現場臺賬時漏洞百出、隱患問題隨處可見。動輒對安全生產工作指點江山,偶爾也會出現在選好的“盆景”邊上,但對安全生產的實際工作研究不夠、投入不足,對從事安全生產工作的同志關心也常不到位;有的甚至是被事故推著走,不出事、不出大事想不到安全生產,一出事、一出大事才如夢方醒,等等。
安全生產這一“清奇”畫風由來已久,它與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格格不入,與新時代安全生產工作的擺位和要求大相徑庭,必須堅決予以徹底的摒棄。事實上,如果我們對安全生產工作的特點規(guī)律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也不難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大凡有這一畫風的單位或地區(qū),其安全生產工作的質地也往往叫人更膽戰(zhàn)心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