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雞西梨樹區(qū),自來水非常渾濁,無法飲用長達10年之久。當地居民家中自來水管出來的水曾渾濁不堪,最嚴重的時候自來水像“泥湯子”一樣。如今當地飲用水治理進展如何?居民使用自來水的狀況是否得到了改善?究竟癥結出自哪里?12月初央視一套《生活早參考》記者再次深入黑龍江雞西梨樹區(qū),調查居民水質情況。
今年12月初,記者來到離雞西市梨樹區(qū)大約兩三公里的一個小村子,村民們自發(fā)在這里打了一口井。雖然當時氣溫已經是零下20度了,又是早上7點多鐘,但是人們還是要走很遠的路,冒著寒冷來打水。他們?yōu)槭裁床辉谧约杭依镉米詠硭??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正在打水的當地居民。
記者:阿姨你們好!都是咱們區(qū)里邊的?為什么跑這么遠來打水?
紅衣大姐:水不好,水渾。以前那個水渾的洗衣服涮碗都不能用。這會好點了,(以前)渾得就跟臟水似的。
綠襖婦女:老頭老太太都上這兒來背水,洗完的衣裳都洗不干凈,咱說洗衣服能對付,吃飯?zhí)焯煊盟?,你說那水不整,你說咋吃?
王大媽:一個月之前那個水通紅、漂白,就像洗的白米水,再加上水銹,又紅又白的是說啥樣都有,一開鍋上面有一層白沫子,也不知道是啥玩意兒。
經了解,雞西市梨樹區(qū)城區(qū)的居民,已經很多年沒有干凈的自來水了,許多人都是到距離城區(qū)幾公里的這口井里打水來用。走在街上,總能碰見用小推車往家推水的人。
記者:家里的水都渾到什么程度?
鐵路旁推水大爺:反正攪渾,我也不吃我也不注意。做飯都是他們的事我也不管。
鐵路職工大叔:水里有時候都放出蟲子來,就像喂魚的線蛇,放出那玩意。
王大媽:有時候那缸,惡臭惡臭的。有時候還臭呢夏天。
駝背老大爺:這個水吃完了就拉肚,拉肚你就得買土霉素,買土霉素反過來您還喝這水,結果這土霉素啥作用也沒有,繼續(xù)還是拉。
由于沒有干凈的自來水,當地居民多少年都在為水煩惱。而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沒有能力去井邊背水的,就只能買水喝了。
駝背老大爺:就是我們要是買水,就打兩天三天一桶水,2塊錢。這還是看人情,要不的話是兩塊五,這我們一個月浪費多少錢啊?
附近居民:我們是5樓,一桶水4塊錢。水費3塊8,完了我們還得天天買水喝……我們都是低工資,50斤水也就是5天,最多了。就得買,這不就是雙份的。
當地居民告訴記者,最近幾年,梨樹區(qū)通過賣水發(fā)家的不計其數。賣水、買水,在這里已經不足為奇。恰巧在采訪路上,記者遇上了一位剛剛賣完水準備回家的大叔。
賣水大叔:自來水渾的不能喝,他不買水怎么辦?
紅衣大媽:就是把水解決了,能吃能用,不那么渾,能吃就行。我們不用成天買水吃就行了。你看還交著水費,然后還得3塊錢一桶往上買。就是把這事解決了就行,沒有什么過高地的要求。
在央視《生活早參考》的節(jié)目演播室現場,曾在11月報道梨樹區(qū)飲水狀況而引發(fā)全國關注的《中國之聲》首席記者白宇,也回憶了當時的所見所聞。而“早參考”記者在12月再次深入當地調查之后了解到,“飲水難”問題被曝光之后,對當地觸動很大,自來水廠也做出了緊急調整。經詢問發(fā)現,如今梨樹區(qū)的自來水已經有了明顯好轉。
駝背老大爺:現在水能吃能喝了,不像以前,以前那可不叫水了。好了有五六天了。